(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楞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一因结有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无明能生苦果,故以树为譬。教行信证二曰: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相待】 自他相待,藉以存立。如三线相待为三角,若缺一线则不能。一切之有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为色...(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十五观之名。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种往生人之善行也。...(术语)参入禅道之义。证道歌曰:寻师访道为参禅。禅苑授戒章曰:参禅问道,戒律为先。皮日休诗曰:林间孤鹤欲参禅...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贪】 p0976 瑜伽八卷三页云: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又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可爱境界,若...【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p0802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应知此中,初修业者,于四他胜,虽有事重过失;而无猛利...(修法)若欲以五大尊同安一坛,则当准于仁王仪轨修之。彼文云:坛之中心,画十二辐轮,东边画五股金刚杵,南边画金...凡百卷。又作宗镜录、宗鉴录。宋代僧永明延寿集。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其内容广涉诸经论疏,用以阐明禅家一心为...(一)位于广西全县城西一公里。俗称寿佛寺。建于唐咸通二年(861),今已倾圮。寺前有依石雕成之鸟兽虫鱼等艺术品,...(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普贤行愿品...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打妄想叉。何以故?正要用工,妄想拥拥而来;知道妄想来的这个...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人说: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佛。仔细检查一下...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进。我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感到很汗...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佛跟阿难说,一切众生,食甘...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师答: 对于什么是诽谤正法?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上给我们...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现前,或者一辆车正碰到身上来,...
六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栽 | 下篇:六智 |
(术语)佛之法身无生灭,故云无生身。涅槃经九曰: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观经玄义分曰:定散等回...
无明树
相待
中辈观
参禅
冥谛
贪
事重过失及猛利缠过失
五大尊一坛法
心境录
湘山寺
饶益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诵地藏经与念佛

吃这五种辛菜会毒你法身慧命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念佛的现世感应

净土简易早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