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十五观之名。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种往生人之善行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赵州从谂寄“洗钵”之语,显示佛法之奥理无非是从日常一一之行履中去领受。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从谂条(...(譬喻)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谓之心冰。因明大疏上本曰: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术语)Rāga,译曰贪。见梵语杂名。日本有宽空之罗誐口决一帖,仁海之罗誐秘法一卷。爱染明王之法也。...(名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三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杂语)译曰上座。出于名义集一。...(术语)会得道理也。深密经二曰: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南本涅槃经十九曰:解了实相空无所有。...(杂语)八万四千法藏与十二部经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宣说。...圣人与贤人之并称。修行佛道,达于见道以上之阶位者,称为圣;而未达见道,仅离恶者,则称为贤。俱舍论中举出“七贤...禅林用语。黑豆,原为黑色大豆;禅林以黑豆转指文字。谓研究经典之文字言句法数,其态度绵密微细,有如计数黑豆一般...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术语)真如者,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相。...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大多比丘都不敢去那里弘法,所以那...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安法师答: 释尊一代时教之本怀,正是欲令我等众生入佛知见。...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隋唐之际称为净土三经。然而又出现了净土四经,这是清朝有一位...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难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吗?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啊!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的经文,是佛陀对迦叶尊者说的,简直像诗一样: 心去如风,不...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监斋菩萨圣诞纪念日,依中国传统习俗叫小年(也有以二十四日...《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到一个长者子沐浴之后向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礼拜。长者是指那些很...
中辈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中辈生 | 下篇:中论 |
(杂名)禅林之语。又曰磨下,磨司。舂米磨面之所也。...
赵州洗钵
心冰
罗誐
四要品
悉替那
解了
八万十二
圣贤
黑豆法
戒
平等性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