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为印度古代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前际而起之常见。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一分常论、四一分常论。彼...【转依不灭】 p1408 瑜伽八十卷二十页云:问:若无余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所有转依,永与六处不相应者;彼既无有六...即五斗米道,其开祖张陵自称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北魏时寇谦之改良五斗米道,加入佛教仪礼,提倡新天师道,颇见重于...【我纯有苦】 p0648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五页云:我纯有苦者:谓在地狱。诸得定者,以天眼通,见在地狱,恒时受苦...梵名 Candra-vaj?a。又作月统。乃印度刹帝利族之一姓,与日种共为印度古代二大王统,相传为月天之子孙。 p1466...(书名)解释上之本颂者。世亲先造本颂,后造释论。释论之中固牒举本颂也。唐玄奘译,三十卷。...【剎那四相】 p0798 成唯识论二卷一页云:然有为法,因缘力故;本无今有。暂有还无。表异无为,假立四相。本无...乃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吴郡包山僧神皓(716~790)所创置。神皓从钱塘龙泉道场之一公出家,受具足戒于兴大师...(术语)言一乘教即三乘教之意也。...指白色僧衣。又作白袈裟。据四分律卷十六、十诵律卷十五、五分律卷九等所载,佛制袈裟之色,系以青、黑、木兰(茜色...指色界之诸天;以有清净微细之色法,故称有色天。对此而言,无色界之诸天,称为无色天。 p2431...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披露得淋漓尽致。学习《怡山发愿文...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王得到消息,也赶去参加盛会。礼佛后,佛陀就为他开示佛法。等...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所升华出的伟大的菩萨精神。 首先,我们从苦谛的角度观察三...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圣典。《杂阿含经》为汉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南朝宋时,由...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
三有
【三藏法数】
[出菩萨善戒经并大智度论] 三有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众生。各随所作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故名为有。(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一欲有谓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故名欲有。二色有谓色界四禅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之色。故名色有。(四禅诸天者。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也。)三无色有谓无色界四空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无
上篇:三时 | 下篇:三种有 |
亦名:剃发仪式、沙弥剃发仪式 子题:出家呗、自庆偈、解脱服、无相福田衣、形同出家体是婆塞、形同出家体犹是俗 行...
一分常论
转依不灭
天师道
我纯有苦
月种
阿毗达磨俱舍论
剎那四相
西方法社
一即三
白衲
有色天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罗睺罗出家记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推荐】《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斋僧获福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