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rva,巴利语 sabba。乃总赅众物之词。音译作萨婆。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萨婆,秦言一切。”翻译名义集卷五(大五四·一一三四下):“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此词之实际用例颇多,如一切世间、一切众生、一切种智等用语皆是。然一切又分为全分与少分二种,全分指不限定在特殊范围内者,包含广的一切;少分指在某种限定范围内者。据成唯识论枢要卷二之说,一切声皆是不常不执,此有二释:(1)一切的一切,即计内外皆常。(2)少分的一切,唯内的一切声是常。如上所述,前者为全分之一切,后者为少分之一切。[成唯识论卷二、慧苑音义卷上] p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诤无诤法】 p0549 瑜伽一百卷十七页云:能与当来生等众苦为生因故;于现法中有罪性故;名为有诤。与此相违...梵名 Balimani 或 Valimani。意译珠力。又作婆雉末你。守护众生之大夜叉。此大夜叉总领诸军,有神通力,以光明见称...指主与伴。即主体与从属之并称。华严宗说法界缘起之法时,若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若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亦名:六念法 子题:化教六念、五众通制六念、生年、出家年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六念法,大同僧中;不同俗人佛法...【非可意非不可意法】 p071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非可意非不可意法云何?谓若法顺舍。...亦名:恶见违谏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说欲非障道违僧谏戒六十八。制意有三:(一、制戒意)初解...(术语)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法,有假有似有之自性也。...(物名)旃檀耳之略。耳者茸也。佛于最后之斋食受之而涅槃。...Sifenlu 佛教戒律书。亦称《昙无德律》。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昙无德部(法藏部)所传戒律。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杂语)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贤愚经六云:佛在舍卫,放钵国长者,有子名富奇那,后出家证阿罗汉。化兄羡那,造旃檀堂...亦名:净行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言净行者,以所期时,奉持九支,同诸佛戒,故云净也。” 济缘记释云:“以同...(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生灭及一个生...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在释迦佛身边入定...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衣服理顺后,长跪合掌,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您与阿若憍陈如等...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只木屐,他们为了独自占有这三样东西,始终争来夺去。 此时,...
我们要学证到空性、实相般若,离不开文字。就是要多闻,多闻之后,文字般若有了之后,才能去观照,才能去修行。没有...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六腑受到伤害,叫内伤;三是外感,外面的风、寒、暑、湿,邪气...
一切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分菩萨 | 下篇:一切一心识 |
指如来三昧耶之本誓。谓如来见证此三昧耶时,见一切众生种种身语意皆与如来无异,禅定、智慧与实相身亦与如来平等,...
有诤无诤法
婆利摩尼
主伴
沙弥六念法
非可意非不可意法
说欲不障道违僧谏戒制意
依他自性
檀耳
四分律(Dharmagupta-vinaya)
香为信心之使
八戒言净行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毗舍阇鬼喻

坐禅就能开悟吗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