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旃檀耳之略。耳者茸也。佛于最后之斋食受之而涅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如来藏缘起】 此又作真如缘起,为四种缘起的第三种。佛教对于宇宙现象之缘起论,归纳为四种,即业感缘起、赖耶缘...位于日本奈良。平城京(奈良新京)于营造之际,许多寺院自旧址移建于此,其中独允元兴寺另建别院,本院与新院二寺并...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位于陕西长安安定坊之古寺。唐高宗咸亨四年(673),章怀太子舍宅为寺。善导之门人怀感住之,时四方同好之士来投者...子题:饿业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自受三法:一、别知食体与净人所授之食者心境相当,非错彼此;二、有心自食,...位于北平市内。为明初司礼太监王振于英宗正统八年(1443)所建,初为家庙,后敕赐名“报恩智化寺”。明英宗土木之变...(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以神足力能自隐翳,所谓槃特比丘是。能化形体作若干变,所谓周梨槃特是。法句譬喻经二曰:...(术语)三贤十圣,七贤七圣等。总称声闻乘预流果以前,菩萨乘初地以前之观行者为贤人。成宗论二十七贤圣中,前二者...【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85 瑜伽五十六卷十六页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诸行朽】 p134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诸行杇者:根所依处,时经久故。...清净之财物。非就财物之净、不净而言,系指使用者若远离贪欲所得之财,即称为净财。此语一般多用于指檀越等净信所布...(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3、给他人以微笑,自己开心,他人也欢喜。...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譬如:国家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们需要和睦。 有一则...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寻到道生长老,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4、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恭敬爱护长辈。 6、侍奉迎请师长。...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种因缘下行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檀耳
【佛学大辞典】
上篇:檀主 | 下篇:檀尼迦 |
【大乘经】 p0240 无性释一卷一页云:大乘经言,简别余处。若略释者;亦乘亦大,故名大乘。或乘大性,故名大乘。因...
如来藏缘起
元兴寺
见道
千福寺
时药自受三法
智化寺
槃特神变
贤人
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诸行朽
净财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心中有大爱,才会有真爱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推荐】品茶
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