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挂碍。”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祇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何得有别?”永嘉禅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舍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华严经第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盖以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镕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咸味也。此妙旨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即约观法而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说。以一心三观,示一境三谛之圆理,约观境而传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于诸法上说一尘一切尘,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众生一切众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识一切识等,或约修证迷悟等,使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显一切显,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门一切门,一种一切种,一受一切受等。又约破立权实而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解释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恼害乐】 p1061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术语)如言来世,未来之生报也。...(名数)一、解脱相,言无生死之相也。二、离相,言无涅槃之相也。三、灭相,言生死涅槃之无相,其无相亦无。即非有...梵语 sajvrti,巴利语 sammuti。略称世或俗,即世间通俗之义,与“胜义”相对。为施设安立虚妄假有之法。又“世”有...【存济有二种】 p0636 集异门论二卷十一页云:存济有二种:一、有罪存济,二、无罪存济。云何有罪存济?答:如...【金刚般若论】 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凡三卷,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本书为无著所造之《...行事钞·标宗显德篇:“中含云,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遂、设得衰耗、众不敬爱、恶名流布、死入地狱。”资持记释云:...【世间因果】 四圣谛可为二种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以灭谛为果...(仪式)梵呗有三节,初呗单云梵呗。复有如来呗与云何呗,在显行之法事,用如来呗,在密行之法事,用云何呗。如来呗...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明八戒,有情同四,非情得五。以七毒历缘,一一境上六十三戒。” 济缘记释云:“八戒中,...系三乘所修所观之法门。即:(一)蕴善巧,指五蕴。(二)处善巧,十二处。(三)界善巧,十八界。(四)缘起善巧,十二因缘...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毗尼日用切要...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说很容易,那看对什么人说的。我们在西藏拉萨学法的三十多个同...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在忙着嘛? 你请某人做件事,也许,他会回答你:我最近很忙,...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项? 大安法师答: 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了。如果你有工作...
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二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穷极无聊,想出一个馊主意。这天,他操着...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种,分别蕴含一定的佛教意义。念珠的出现或使用都首先基于它的...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过去只能当回忆。但问题在哪里呢?因为每...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即六 | 下篇:一形 |
【散乱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散乱即不专心,令心流荡,障碍正定,阻止善慧,增长恶慧。《成唯...
无恼害乐
来生
三相
世俗
存济有二种
金刚般若论
犯戒五衰
世间因果
初中后三呗
八戒境量
十善巧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鬼神病的治病方法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