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问何因蕴唯有五?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为显身具我事。受...(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杂染居处及无杂染居处】 p1414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杂染居处者:谓于是处、一切羯磨,皆不施设;或但施设一分...(384~414)东晋僧。长安人,俗姓张。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得博览经史。初好老庄,及读维摩经而感悟,遂出家。善方...【见清净十相】 p0642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见清净十相?一、不计度我能行施,施为我所行,而惠施。二、...【上下想】 p0231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上下想者:谓观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愿,上从顶上,下至足下,种种杂...(术语)十六神我之一。外道立神我者,以我为作者,以有我而能用手足等作众事故也。见大乘义章六。...【青显】 p0804 集异门论十九卷三页云:青显者:谓此青色,是显非形;故说青显。...【三摩耶】 刊正记云:名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云: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复次,有人言一切天地好丑...约大乘义立说,有三种涅槃: 一、性净涅槃 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比丘为了资养色身,而向人乞食。...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最方便的法门,就是念这个名号,三岁小孩都能念。但是三岁小孩...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合-彩开始在大陆泛滥。当时他妻子已经怀孕了,现在养孩子成本...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修行,可能种种懈怠放逸往往会现前;如果是一个共...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二种语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世语谓如来为诸声闻缘觉。说于世间有为之法。名为世语。二出世语谓如来为诸菩萨。说出世间无为之法。名为出世语。
上篇:论有二种 | 下篇:二种爱语 |
六十二见,或以断常,或以有无为根本,成六十二见。但分二种,一身边二见所摄,二边邪二边所摄。 一、身边二见...
蕴
大劫
杂染居处及无杂染居处
僧肇
见清净十相
上下想
作者
青显
三摩耶
三种涅槃
乞食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