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位于热河居庸关内之关台。建于元代。全部以汉白玉砌成,云台上原有楼阁宝塔,壮丽巍峨,至今仅残存基座,然基座内外...(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恐名誉之欲堕,隐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而明二十九种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杂语)如言水陆。刹者梵语,译作土田。唐华严经二曰:刹海微尘数。法界观门曰: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广容十...【增上慧体】 p1315 摄论一卷一页云: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凡二十三卷。日僧凝然撰。本书系注解唐代华严宗二祖智俨所撰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一之十八章。依其序,知为弘安...(人名)Vajrabodhi,又作缚曰罗冒地,三藏法师名。译曰金刚智。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一。...梵语 sarva-dhyāna-vimoksa-samādhi-samāpatti-sajkle?a-vyavadāna-vyutthāna-jāna-bala。如来十力之一。又作...(杂语)又云秃人秃居士等,骂僧之语也,谓外相似僧而心行非僧也。临济录曰: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亦名:如来独秉善来余比丘不得 子题:无畏口 济缘记释云:“初科,初问。有下,次答,初明唯佛可秉。转缘谓变形服。...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路,沿途随缘教化无数。一日正好走到河边,佛陀便请随行弟子取...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在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前世真的存在?如果前世真的存在为什么...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 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业障,那人到底最容易贪求什么呢?即是五欲、财、色、...
青显
【法相辞典】
【青显】 p0804 集异门论十九卷三页云:青显者:谓此青色,是显非形;故说青显。
上篇:青瘀 | 下篇:青现 |
(名数)第六意识有十名: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是也...
云台石雕
覆
感应
十七种庄严
刹海
增上慧体
华严孔目章发悟记
跋曰罗菩提
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秃奴
善来唯佛独秉比丘不得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何谓「一实相印」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真的有前世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