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遂求利行】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遂求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480~560)北齐禅僧。河北钜鹿人,俗姓孙。博通经史,年二十八,征为太学博士。未久即出家,从道房禅师受止观,并...梵语 samudaye ''''nvaya-jānaksā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 Bhavya)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又作十三大会。即:中台八叶院、遍智院、持明院、观音院、萨埵院、释迦院、文殊院、虚空藏院、...【眼界等相】 p0999 集论一卷二页云:眼界何相?谓眼、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界相。如眼界相,...(术语)智慧深广如海。因明大疏序曰:抱慧海于深里。...【乐断与乐修差别】 p1311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二页云:问:乐断、乐修、有何差别?答: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名数)金刚界之五智如来也。五圣中,毗卢舍那如来为中心,故标举之。...(杂语)Vidyā,又作皮陀,译曰明。因明大疏一曰:醯都言因,费陀云明。又曰知法,即四吠陀论。百论疏上之下曰:本...(杂语)译为胜之义,生之义,即胜生也,由阿字门,即是无胜生,是为一切无能胜者之母,故名无胜生。此无胜生亦名甘...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准提咒持诵仪轨...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他怎么受戒的时候缘境发心呢?菩萨的生灭跟不生灭是不...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渐渐老去,反映慢慢迟钝,身体也渐渐不行时,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理解我 当我吃的脏兮兮,甚...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梵志常法,通晓经文多者得为上座。其中有一位梵志(提婆达多...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懂得感恩和节俭。时时怀...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断地轮回,没完...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他慈悲为怀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素以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家...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这个可难了,达到如如不动,成佛了。我们对...
大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身 | 下篇:大劫宾宁 |
慧者,于所观事择法为体,断疑为业,断疑者,谓由慧择法得决定故。...
遂求利行
僧稠
集类智忍
般若灯论
十三大院
眼界等相
慧海
乐断与乐修差别
毗卢舍那五圣
费陀
若衍底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推荐】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