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日本佛教用语。即参诣各处圣迹的巡礼者所唱咏之赞歌。又作巡礼歌。在日本,据传以西国三十三所(指京畿附近安置有三...(流派)Ārya-mūlasarvāstīvāda-nikāya,译曰圣根本说一切有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等之经典。印度自西元前六世纪左右开始使用梵语,举凡宗教、学...(名数)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害慧...(名数)凡明法门约于增数,以欲遍摄之也。一一数中虽至无量而诰摄行要无过于二法,即如行人。若能总识十重之二法,...云何不染污?几是不染污?为何义故观不染污耶?谓善及无覆无记法,是不染污义。八界八处全,诸蕴及余界处一分是不染...(地名)婆罗门聚落之名。慧琳音义十二曰:奢利耶,婆罗门聚落名也。世尊于此邑中乞食不得而空钵还。梵Śāliya。...指堕于饿鬼趣之业因。可分为通、别等二因。通因,即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等恶业以外之其余杂业,如欲得名闻,...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位于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西北方。为一印曼荼罗之形式。一印曼荼罗,系为修一尊法者之曼荼罗。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谓根性愚昧迟钝。据法华经譬喻品载,诽谤法华经者将获诸罪,其中,若生为人则诸根闇钝,盲聋背伛;有所言说,无人信...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末学不愿意说她是一位病人,因为她除了身体患有乳癌之外,内...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诉比丘们:世间有四种人。哪四种人呢? 一种...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 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 这么穷,还晒太阳,怪...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女人学道难。富贵人骄慢奢侈,待人接...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一只蚂蚁或者一只鸟类的众生,你怎么判断这个众生,他...
民国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报载过一件奇闻,就是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张莲觉生西的事实。 那时大约是旧历六月十九日,...
可止(后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可止。姓马氏范阳大房山高丘人也。年甫十二迥有出俗之心。依悯忠寺法贞律师。年十五为息慈。辞师往真定习学经论。时大华严寺有仁楚法师讲因明论。止执卷服膺三遍。精义入神众推俊迈。有老宿维摩和尚者。释门之奇士也。问楚师曰。门人秀拔孰者为先。曰有幽州沙弥者。温故知新厉精弗懈。于是求见。遂质问胜军比量。随难应变辞不可屈。维摩曰。后生可畏。契经所谓虽小不可欺也。遂率力请止开讲恒阳。缁素无不钦羡焉。迨十九岁抵五台山求戒。于受前方便感文殊灵光烛身已而归宁父母及师。于寺敷演。二十三往并部。习法华经百法论。景福年中至河池。有请讲因明。后于长安大庄严寺化徒数载。干宁三年进诗昭宗。赐紫袈裟。应制内殿。本道刘仁恭者。据有北门控扼蕃汉。闻止之名移书召归故乡。其父与师相次物故。母犹在堂。止持盂乞食以供甘旨。行诵青龙疏三载。文彻忽有巨蟒见于房。矫首顾视似有所告。时同院僧居晓博物释子也。且曰。蛇则目睛不瞬。今其动乎。得非龙也。止焚香祝之曰。贫道念青龙疏营斋养母。苟实龙神轸念。希值一檀越。居数日。燕师家子曰制胜司徒。召申供养。时庄宗遣兵出飞狐以围之。历乎年载百谷勇贵。止顿释忧惧。未几燕陷。刘氏父子俘归晋阳。止避乱中山。节度使王处直素钦名誉。请于开元寺安置。逐月供俸。止着顿渐教义钞一卷见行于代。天成三年戊子王师问罪定州陷焉。招讨使王晏休得瀛王冯道书令寻止。既见以车马送至洛京。河南尹秦王从荣优礼待之。奏署大师号文智焉。于长寿净土院住持。应顺元年甲午正月二十二日忽微疾作。召弟子助吾往生念弥陀佛。奄然而化。俗年七十五。僧腊五十六。闰正月二日茶毗收遗骨。至清泰二年四月八日建塔于龙门山广化寺之东南隅。止风神峭拔戒节孤高。百家子史经目无遗该博之外尤所长者近体声律诗也。有赠樊川长老诗。流传人口。在定州日中山与太原互相疑贰诸侯兼并。王令方欲继好息民。因命僧斋于庆云寺。会有献白鹊者。王曰。燕人诗客试为咏题。止即席而成。后句云。不知谁会喃喃语。必向王前报太平。王欣然。诗人李洞者。风骨僻异。慕贾阆仙之模式。景福中在河池相遇。赠止三篇。时宰相孙公渥赵公凤马公裔孙窦学士梦征符侍郎蒙李侍郎详。皆唱予和汝。埙箎韵谐。止顷在长安。讲罢游终南山逍遥园。是姚秦什法师译经之地。年代寖深鞠为茂草。且曰。吾为释子忍不兴乎。奏昭宗乞重修。帝允仍旧赐草堂寺额。后请樊川净休禅伯。聚徒谈玄矣。及在洛也讲外长诵金刚经不知纪极。昔多居终南山崆峒山。故有三山集诗三百五十篇。盛行于时。弟子修文修智修行微见师之道焉。
上篇:贞诲(后唐东京相国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巨岷(汉太原崇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七] |
(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
御咏歌
阿离野慕攞萨婆悉底婆拖尼迦耶
梵本
十魔
二法
不染污
奢利耶
饿鬼因
九恼
理趣会
闇钝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世间有这四种人

在这个禅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女人学佛须知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