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密教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西北方。为一印曼荼罗之形式。一印曼荼罗,系为修一尊法者之曼荼罗。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八仅载金刚萨埵之一印会;而大日如来为果位之总德,金刚萨埵为因位之总德,两者仅为因、果之不同,故九会曼荼罗中画有两者之一印曼荼罗。大日如来之一印曼荼罗,称为一印会;金刚萨埵之一印曼荼罗,称为理趣会,此会之中尊为金刚萨埵,配于四方之欲、触、爱、慢等四菩萨及八供养、四摄,共为十七尊。[十八会指归] p47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表色非实】 p0794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页云:问:依止聚色而有运动,当言与彼异不异耶?答:当言不异。何以故?...(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譬喻)唐沙门慧海曰:心为大经卷,心为大义王。若不了了识心者,不名善义,祇是学语人也。...云何缘生?几是缘生?为何义故观缘生耶?谓相故、分别支故、略摄支故、建立支缘故、建立支业故、支杂染摄故、义故、...【发起】 p1160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爱之缠及随眠、成其中品、及软品故;说名发起。...(一)南齐僧。生卒年不详。住建康长乐寺。永明年中讲演经论,名震一代。[续高僧传卷八] (二)元代比丘尼。蜀中人,...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说过去无数劫中有几万千百之佛出世利生,并列举诸佛之名...据金刚经疏载,佛陀入城有三种因缘,即:(一)为女人入城,一切女人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自由出入,思仰如来,无...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这五重天就是无烦天、无热天...(术语)比丘住而无罪之地云净地。有清净其地之法。...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关系。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有五六天的禅修基础,心就慢慢开始回收,不会太散乱,应能比较...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有的...
理趣会
【佛光大辞典】
上篇:理趣三昧 | 下篇:理趣经 |
即昏昧之城,乃凡夫所栖止之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四下):“引四生于火宅,拔三有于昏城。” p329...
二果
表色非实
马鸣菩萨传
大义王
缘生
发起
法珍
诸佛经
佛三事入城
净居天
净地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水中的金影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提不起就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