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刚经疏载,佛陀入城有三种因缘,即:(一)为女人入城,一切女人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自由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故如来入城,令女人皆得瞻仰礼敬,获福无量。(二)为病人入城,如来常兴救济病人之心,故入城乞食,使病苦者瞻仰礼敬,令病得痊愈,并发菩提心。(三)欲令人见相好入城,如来福慧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微妙难思,若得瞻仰,则罪灭福生,故入城令人普见。p26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a-sajprajany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误解所观之境之精神作用。即不符合佛教教义之认识。以此心所遍满一切...(1791~1841)清代仁和人。字璱人,号定盦,又名巩祚。道光年间(1821~1850)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曾从外祖父段玉...【一分障】 p0003 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一分障者:谓烦恼障。障声闻等种姓法故。...(植物)其叶形恰如轮榈,干燥之可以刻文字,内外经典皆用之。其法以锥雕之后之墨汁者南方之书法。北方则以竹笔蘸墨...略称济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以唐代临济义玄(?~867)为宗祖。属南宗南岳法系。义玄先参黄檗希...佛尝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据俱舍颂疏注记载,频毗娑罗王,梦见一[叠*毛]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斩为十...【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p0708 瑜伽二十三卷五页云: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指修行很勇猛而且具有大力的人,今作为出家人的尊称。...梵名 Mādhyamaka, Mādhyamika。系以龙树(梵 Nāgā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梵名 Sajskāra。又作家庭祭。印度婆罗门教徒于家中举行之一种祭仪。现已成为民间风俗仪礼,大别为两类,第一类由投...谓佛成道之初,仅具三宝中之佛、法二宝时,所行归依佛、归依法二归之戒行。[释氏要览卷上](参阅“三归依”688)...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宝,不可称数。长者娶了一位名门望族的女...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 一、畏惧生活 整天为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 佛于无量劫前,对...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 又要搬家了,算起来,这已经是我此生中的第十八次搬迁...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
佛三事入城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佛三身赞 | 下篇:佛三语 |
【不和软】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身语二业,皆悉高疏;其心刚劲,又不清洁;名不和软。...
不正知
龚自珍
一分障
多罗叶
临济宗
裂裳金杖
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龙象
中观派
家祭
二归戒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