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宁〕系曰。西域丧礼其太简乎。或有国王酋长倾心致重者。勿过舁之火葬。若东夏僧用卤簿导丧身罕闻之矣。呜呼道尊德贵。不言而邀。此不其盛欤。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别序之种类也。序总有二种:一通序,如是等之五事六事是也,是通诸经有之故云通序。二别序,由通序至序末是...亦名:平钵受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病,或钵小,或堕案上。”(含注戒本卷下·七·九)...【顺观察作意】 p1108 如四种作意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顺观察作意者:谓由此故;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七种圣财所生乐】 p0064 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诸世间乐求财者,为得乐故,虽乐积集一切凡财;而未能得七...梵名 Bhadra。又称拔达喇、耽没罗跋陀。意译作贤。为十六罗汉之第六位。据传此罗汉与其眷属九百阿罗汉共住于耽没罗...指行者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冥会时,即能往生弥陀净土。此乃日僧幸西所立之一念义。(参阅“一念义多念义”51) ...【五品所知及五种业】 p0284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云何由品业差别故?谓卽此事、复有五品所知差别;及此五品所知作...(术语)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谓之不见。...(杂名)佛寺之美称也。凤为瑞鸟,故取为美称。...【邪戏论】 p0671 瑜伽九十五卷十七页云:邪戏论者:复有六种。谓颠倒戏论,唐捐戏论,诤竞戏论,于他分别胜劣...指十真如中之无染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一切染净,不随诸缘而有所起动变易,故以寂灭相称之。 p4199...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入相状、因缘,正常。生死凡夫谁没有个感情呢?因此第一念不怪...
张先生享齐人之福,娶了两个老婆,大老婆年纪比较大,小老婆年轻貌美。他为大小老婆各买了一幢别墅,大老婆住在东街...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梵名摩诃婆阇波提)向佛陀顶礼后禀白:世尊!我听说女人若能精...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卷数达二万多卷、字数达三亿之多。现列举一些各宗各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抱憾,就把这份期望都寄托在苏城身上。苏城很...
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菩提流志。南天竺国人也。净行婆罗门种。姓迦叶氏。年十二就外道出家。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佉等论。历数咒术阴阳谶纬靡不该通。年逾耳顺方乃回心。知外法之乖违。悟释门之渊默。隐居山谷积习头陀。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学诸经论。其后游历五天遍亲讲肆。高宗大帝。闻其远誉挹彼高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译大宝积经。属孝和厌代睿宗登极。敕于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卷。先天二年四月八日进内。此译场中沙门思忠天竺大首领伊舍罗等译梵文。天竺沙门波若屈多沙门达摩证梵义。沙门履方宗一慧觉笔受。沙门深亮胜庄尘外无着怀迪证义。沙门承礼云观神暕道本次文。次有润文官卢粲学士徐坚中书舍人苏[王*普-美-王-大]给事中崔璩中书门下三品陆象先尚书郭元振中书令张说侍中魏知古。儒释二家构成全美。宝积用贤既广。流志运功最多。所慊者古今共译一切陀罗尼末句云莎嚩诃。皆不窃考清浊。遂使命章有异。或云萨婆诃。或云馺皤诃等。九呼不伦。楷定梵音悉无本旨。此非梵僧传诵不的。自是执笔之误。故克取莎桑巴反嚩无可反诃呼个反为正矣。志开元十二年随驾居洛京长寿寺。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嘱诫弟子五日斋时。令侍人散去。右胁安卧奄然而卒。春秋一百五十六。帝闻轸悼。敕试鸿胪卿。谥曰开元一切遍知三藏。遣内侍杜怀信监护丧事。出内库物务令优赡。用卤簿羽仪幡幢花盖阗塞衢路。十二月一日迁窆于洛南龙门西北原起塔。勒石志之。
上篇: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怀迪(般若力,善部末摩)(唐罗浮山石楼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依诸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 一、种子成就 若所有染污法诸无记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现行者,染法未为...
二种序
溢钵受食戒开缘
顺观察作意
七种圣财所生乐
跋陀罗
一念业成
五品所知及五种业
不见举
凤刹
邪戏论
真如寂灭相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手上的戒指,未必能保证白头偕老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各宗派的代表性经典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