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行者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冥会时,即能往生弥陀净土。此乃日僧幸西所立之一念义。(参阅“一念义多念义”51) p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cintāmani 之音译。意译作如意宝珠。真陀,又作振多、震跢、震多。摩尼,又作末尼。(参阅“如意宝珠”2374)...(术语)Abhimukti,译曰信解。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其理,心无疑虑。下云深信...(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十三观,观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三尊种种变现杂相之观法也。天台观经疏曰:普杂何...(术语)一个之法身。华严经十三曰:一切诸佛身,惟是一法身。...(术语)天台所立六即佛之一。谓依凡圣一如之理而相似之人即佛也。...凡三十卷。唐代道宣着。又称唐高僧传。为衔接梁之高僧传,至唐贞观十九年(645)止,凡一四四年间之僧传。收于大正...(故事)法华经见宝塔品,释迦如来之十方分身佛,各将一菩萨,为供养多宝塔,来灵鹫山时。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秽土...(术语)犹豫不决之心也。有迷事迷理二者。迷事之疑,于见道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断之。...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佛之化身有大、小、不定等三种,即:(一)大化身千丈,如来为应十地以前诸菩萨,乃演说妙法,...【施非圣果亦有无量】 p0860 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如契经说:施预流向,其果无量。施预流果,果量更增。乃至...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法性土是佛法性身所住的国土,亦即真如的理体;受用土是佛报身所住的国土,乃由佛的净识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有多少财富,这是由他的福德力量所致。不是你想谋财...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一有此心,虽未行其事,已大损阴骘。实犯者,非仅己...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们:我将以水为喻,为你们说明七种人,你们当用心谛听,善加思...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族,在五欲炽盛的社会中争得一口饭吃,又不忘记弥陀的宏伟接引...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都不敢吃香菜,但追根究底的问是为什么...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
一念业成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念发起 | 下篇:一念灭罪 |
【行智见清净】 p0609 显扬三卷十七页云:六、行智见清净。谓如有一、依道非道智见清净,得妙智见。知出离道,...
真陀摩尼
阿毗目底
杂想观
一法身
相似即佛
续高僧传
三变土田
义心
佛化身三
施非圣果亦有无量
三佛土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以水譬喻七种人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