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梵语 bhiksunī,巴利语 bhikkhunī。又作苾刍尼、煏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或单作尼。即比丘(梵 bhiksu)一词之女...指等觉菩萨。为“无上士”之对称。有上,谓于等觉位之上尚有佛果位之意。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等觉、妙觉为最后之两...(譬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阇,譬以灯火。心地观经二曰:法宝犹如一切明灯。华严经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灯。燃此法灯者...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六妙法门、六妙门禅法。略称六妙门。于三种止观中,属不定止观。以阐明数息、随息、止心、...中国僧人。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浙江黄岩人。光绪五年(1879)于临海白云山出家。越二年,受具足戒于天台山国清...【引无义苦】 p0377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何等名为引无义苦?谓如有一、若诸沙门,或婆罗门,行自苦行;于现法中,以...【诸法无用略有七种】 p1358 瑜伽十六卷十一页云:如前所说诸法无用,此显无用略有七种。一、无作用用。谓眼不能见...(仪式)凡禅家讽唱之末,必有十方三世等语,此名略三宝。谓十方三世一切佛者,佛宝也,诸尊菩萨摩诃萨者,僧宝也,...(术语)神佛之力加于众生而与之也。楞严经六曰: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观念法门曰:诸佛同体,大悲...【取蕴】 取为烦恼之异名,由烦恼而生蕴,由五蕴而生烦恼,故曰取蕴。...【四种修】 p0420 杂集论九卷十二页云:修云何?略说有四种,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得修者,谓未生善法,...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况。在工作中,无论是作报告还是统计,到处充满虚假。所以弟子...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由此可知,欲求是障碍我们纯净,提升的挡路墙。 佛...
菩萨虽然利益众生,看众生受苦,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如果他有执着的心,那就是法执了,就有执着了。有执着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别的,有一次妻子喊他名字,他没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喊他秃子...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
宝思惟(唐洛京天竺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阿儞真那。华言宝思惟。北印度迦湿密罗国人。剎帝利种。幼而舍家禅诵为业。进具之后专精律品。而慧解超群学兼真俗。干文咒术尤攻其妙。加以化导为心无恋乡国。以天后长寿二年届于洛都。敕于天宫寺安置。即以其年创译。至中宗神龙景午。于佛授记天宫福先等寺。出不空罥索陀罗尼经等七部。睿宗大极元年四月。太子洗马张齐贤等缮写进内。其年六月敕令礼部尚书晋国公薛稷右常侍高平侯徐彦伯等。详定入目施行。那自神龙之后不务翻译。唯精勤礼诵修诸福业。每于晨朝磨香为水。涂浴佛像后方饮食。从始洎终此为恒业。衣钵之外随得随施。后于龙门山请置一寺。制度皆依西域。因名天竺焉。门徒学侣同居此寺。精诚所感灵应實繁。寿百有余岁。以开元九年终于寺。构塔旌表焉。
上篇:智严(唐京师奉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术语)犹言止持与作持也。即积极的行善根功德勇猛精进之善,消极的避作恶,而远离犯罪也。...
苾刍尼
有上士
法灯
修禅六妙门
谛闲(1858~1932)
引无义苦
诸法无用略有七种
略三宝
加被
取蕴
四种修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欲到无求品自高

菩萨终日度众生,但不见众生相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