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神佛之力加于众生而与之也。楞严经六曰:“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观念法门曰:“诸佛同体,大悲念力,加被令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系如来应机说法方式之一。将范围广泛之事,用简略要语作总括之说明,称为广中说略。反之,将简略之事,以范围广泛之...(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亦名:十事能忍方堪受具、沙弥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言,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寒、热、饥、渴...【戏论】 p1405 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云何戏论?谓一切烦恼,及杂烦恼诸蕴。 二解 瑜伽九十一卷五页云:当知此中能...【优楼频螺迦叶】 文句翻云木瓜林,近此林居故。孤山云:此云木瓜癃(音隆),胸前有癃,如木瓜故。又云祷此林...【三种归趣】 p0182 显扬六卷十六页云:建立者:问:有几种归趣?答:三种归趣。谓佛法僧。问:何因唯有三种归趣?...宋末元初人,属临济宗。又作田素庵。江都(江苏)人,世为望族,自幼慧绝,补弟子员,屡试不第,遂萌出离之志。后参...【七种心不生因】 p0063 瑜伽六十三卷十四页云:问:心不生因,凡有几种?由几种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又作扶习润生。天台宗于所判藏、通、别、圆四教中,谓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力扶持烦恼之习气,受生于三界,...【四种检行定】 p0446 瑜伽十三卷六页云:复次如分别四捡行定经中,由四种相,捡行一切三摩地等。谓此等持,是顺退...【二种众苦根本】 p0034 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诸有情,略有二种,众苦根本。谓于有漏法,喜爱俱行所有期愿...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把人忙死了。衣服遮身避寒暑,饮食少了就饥渴,若无房子住...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谈,在某种情况,不论是生意失败,金钱或人事上被人骗了,乃...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急濒危才呼喊佛号。俗语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 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起码这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要做最...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点是很重要。起跑点错了,你整个后面全部错了。就是你要依止不...
加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加持世界 | 下篇:加祐 |
(神名)金光明经作坚牢地神。三藏法数四十六作坚固地神。...
广中说略
白莲社十八贤
年满二十能忍十事方堪受具
戏论
优楼频螺迦叶
三种归趣
田素庵
七种心不生因
誓扶习生
四种检行定
二种众苦根本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放下与放弃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不信佛念佛,自恃聪明者可悲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发起往生的愿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