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诸有情,略有二种,众苦根本。谓于有漏法,喜爱俱行所有期愿。及非理所引厌离俱行所有期愿。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衣服)缦者漫也。通漫而无条相之袈裟也。是原为沙弥,沙弥尼之衣。而大僧不能得割截之正衣者,许用以代三衣而着之...(738-839)唐代高僧。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清凉...十二头陀之一。在印度,佛教之修行者,一日中仅一度用食,其他时间不得进食,此为戒律所规定者。[十二头陀经](参...(术语)一切事物个个无自性也。注维摩经九曰: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注肇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提谓(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巴 Bhalluka)之并称。为佛陀成道后,最初供养、归依之二商人...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人名)Ratnamati,译曰宝意,中天竺人。诵一亿之偈,尤明禅法。魏正始五年至洛邑,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既通此土...(术语)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名数)宋云外之自庆教苑清规曰:新学读文于四书中,当自四教仪而始。四书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仪,戒疏,小止观...(修法)五种护摩法中钩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请知诸尊之修法也(微或为征字,指增...(图像)庚申之典。青面金刚之使者。三猿各各塞耳目口。即道书之三尸也。...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说过人生是苦的话,但佛陀有...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能所分明,念念无间,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更无二念...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便不敢受戒,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入中论》中说:增上生及...
乔布斯有句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今天把乔布斯的话改变一下,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颠覆这个世界。要如何做呢?...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个佛法的道理、法义,我们一定要圆融的去...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法句经 佛在...
二种众苦根本
【法相辞典】
【二种众苦根本】 p0034
上篇:二种杂染因缘 | 下篇:二种互相违法 |
梵语 mahāsattva,巴利语 mahāsatta。(一)乃菩萨或大士之通称。略称摩诃萨。mahā,意译作大;sattva,乃有情、众...
缦衣
澄观
日中一食
空无
提谓波利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勒那跋提
一大三千世界
四书
补瑟微迦
三猿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禅者悟道的境界和感受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自私最差劲了,要找机会奉献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