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宋云外之自庆教苑清规曰:“新学读文于四书中,当自四教仪而始。”四书者天台之法界次第,四教仪,戒疏,小止观是也,见天台学则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为五浊与十恶所行之处,故有此称。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九十六种佛世前后出现于印度而异于佛教之流派。又作九十六术、九十六径、九十六道、九十六种异道。有关外道之数,虽...为心王、心所之别名。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缘之境,故名。所缘,谓心识所攀缘之境界,如眼识缘于色,耳识缘于声等是。...行宗记·释四波罗夷法:“酒十过者: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瞋恚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诸欲出离】 p1345 瑜伽十九卷二十二页云:又复毒蛇,譬诸欲境。毒蛇首者,譬诸欲中所有爱味。若诸愚夫,爱味诸欲...禅林中,嗣法师忌时,住持出资送库司,办祭设供,于斋食之后,特请西堂、两序,对着供奉佛像、祖师像等画像位,相伴...(杂语)佛法之宗旨也。三论玄义曰:唯有佛宗,乃尽其致。...言八病者,谓生、灭、断、常、一、异、来、出也。 一、生 自无而有,是谓生相。 二、灭 自有而无,是谓灭...佛要说深妙的经典时,通常都是先发放光明和震动大地。...(术语)同法尔。自然也。观念法门曰:业果法然,众无错失。...灌顶分金刚界为五部,胎藏为三部。五部者事业灌顶、秘印灌顶、心授灌顶、光明灌顶、甘露灌顶也。三部者,事业灌顶、...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地藏十轮经...(印光大师校印本)...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造作『十善业』,方能来世生天道;须造作『十善业』并修行『禅...问: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 须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净安乐矣。又...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千五百年前,大约在公元前563年之间,乔答摩悉达多(乔答摩...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15 岁的孩子已经有...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对这个亡者要有所了解,一般来说,你一定...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是躁妄心,用急迫的心希求神通,希求感应,希求瑞相,希求善...
四书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根本重罪 | 下篇:四记 |
禅林用语。起离自己坐禅之位,引申为禅僧离寺而去。又作抽单、暂暇。禅僧于解夏后,往往起单以赴其他僧堂。此外亦因...
浊恶处
九十六种外道
有所缘
酒有十过
诸欲出离
伴真汤
佛宗
八病
放光动地
法然
灌顶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释迦牟尼传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