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名数)唐善导释观经分三序:一证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闻已下五事是也。三发起序,如常之别序是也。是为...行事钞·足数众相篇:“灭摈者,谓犯重已,举至僧中,白四除弃也。”(事钞记卷四·三七·一三)...【顺后次受业】 p1109 俱舍论十五卷十五页云:顺后次受者:谓此生造,从第三生后次第熟。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四...(杂语)谓人人本具之心性。盖以家屋喻身体,主人公喻心性也。又谓参学同一师家之人。例如翠岩保福长庆三大老,同为...【七种行令心得定】 p0064 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三因缘七种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内定,心正一缘。谓趣--入...梵名 Vrji,巴利名 Vajji。为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作跋耆、拔耆、跋阇、毗梨祇、越祇、毗离子、弗栗恃。意译...乃“多念灭罪”之对称。谓由信心之一念,或由一声至诚之称名,即能消灭烦恼罪障。 p51...【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p0284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因?几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两手覆于衣垂于前,立丘上之相。...(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也...(杂语)富而荣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欲荣华,不可常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的第一个信资粮。所谓信,从字面的解释,就是相信、信心。那...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所以朝山者能以虔诚的心朝礼,即能感得种种瑞相参与的众生都...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无有高下。然就浊世众生根机而论...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急的事,我常打摩的。一次,上班要迟到了,坐摩的到单位,一摸...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要求道呢?别的不求,不求做大官,不求作大富翁。做大官不能了...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
怀迪(般若力,善部末摩)(唐罗浮山石楼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怀迪。循州人也。先入法于南楼寺。其山半在海涯半连陆岸。乃仙圣游居之灵府也。迪久探经论多所该通。七略九流粗加寻究。以海隅之地津济之前。数有梵僧寓止于此。迪学其书语自兹通利。菩提流志初译宝积。召迪至京证义。事毕南归。后于广府遇一梵僧赍多罗叶经一夹。请共翻传勒成十卷。名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迪笔受经旨缉缀文理。后因南使附经入京。即开元中也。又干元元年有罽宾三藏般若力。中天竺婆罗门三藏善部末摩。个失密三藏舍那。并慕化入朝。诏以力为太常少卿。末摩为鸿胪少卿。并员外置放还本土。或云各赍经至。属燕赵阻兵不遑宣译。故以官品荣之。
上篇:菩提流志(唐洛京长寿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下篇:寂默(唐京兆慈恩寺)[《宋高僧传》卷第三] |
诸识界系。 一、于八识中鼻舌二识。唯在欲界,不通上界。 二、眼、耳、身、识,唯在欲界初禅二地。 ...
三种序
灭摈
顺后次受业
屋里人
七种行令心得定
跋祇
一念灭罪
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普悲观音
不但中
荣华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认定你这个朋友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