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原有二部:一为一卷之提谓经,真本也。一为二卷之提谓经,伪撰也。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曰:提谓...子题:与净人沙弥共住不知三相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十诵云)有五种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复度他人,令不...(术语)传法正宗记曰:释迦以化期为近,乃命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付汝。一旦往拘尸那城右胁而卧。泊然大...(杂语)发起起立塔像,书写经典等,总关于佛道善根之人也。此人以此善根愿成佛或往生,故名为愿主,又曰本愿。无量...【修习治】 p0901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于时时间,初夜、后夜、或昼日分,思惟修习所有贪等烦恼对治;非唯听...地、水、火、风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称为色;反之,非四大所造成之法,称为非色。于五蕴中,色蕴之外,受、想、行...(杂语)记于贝多罗叶之经文也。大唐三藏圣教记曰: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性灵集八曰:贝文连珠,龙章金响。...即指不信因果而起邪见、断绝一切善根之颠倒众生。阐提,为一阐提(梵 icchantika)之略称,指耽湎、执著于世俗之欲...梵名 Pūrana-kā?yapa,巴利名 Pūrana-kassapa 或 Purāna-kassapa。为佛世时六师外道之一,住于中印度。又作富兰...在三乘行位的十地中,每一地都分为入、住、出的三位,初入其地,叫做入心。...谓以金属薄片护裹腹部;系佛世时一憍慢外道之故事。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载,佛陀在世时,有一憍慢之萨遮祇尼犍子外道...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问: 亲近恶知见、邪见的法师,对一个初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危害? 慧律法师答: 如果亲近的是恶知见、邪见的法师,久...
净土宗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也不是佛菩萨赐予的,而是平时栽培起来的。如何栽培呢?印光大师教导我们,首...
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本经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环境跟内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的环境是你不能决定的,外在的环...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台湾中部。故事中的主角是...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的海印寺(因收藏藏经木刻版全部),拥...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
《金刚经》主要是教授我们,让我们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般的道理。见性,见性成佛,跟那个理具成佛不一样。每个众生都...
灵达(隋京师延兴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灵达。恒州人。先在儒门备参经史。唯见更相图略。时有怀仁抱义。然复终沦诸有未免无常。乃释发道流希崇正轨。从远公学义。咸知大意。因即依随。三业无舍。及达之入京辇。慕义相从。晚住延兴。退隐自守。端敛身心终月禅默。衣食粗弊不希华美。仁寿中。敕召送舍利于本州龙藏寺。初定基趾闻有异香。渐渐芬烈随风而至遍于寺内。有民金玄瓒者。住在寺侧。先患鼻塞。二十余年莫知香臭。当于此日忽闻香气。惊寻至寺因尔齆差。又雨天花从空而下。光彩鲜净晃若金银。先降塔所后及寺院。道俗竞接轻薄如镂。下舍利讫有双白鹤。旋于塔上良久翔逝。达后连寻定业追访山世。不顾名实头陀林冢虽逢神鬼都不怖惮。大业之始终于墓丛。初不委之村人怪不乞食。就看已卒。加趺如在。因合床殓于杜城窟中。
上篇:昙观(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下篇:僧昕(隋京师大兴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 |
梵语 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毗富罗。意为方广、广大、广博、广破、广解、广普、无比等。又称大方广、大方...
提谓波利经
五种怖畏
三昧火
愿主
修习治
非色
贝文
断善阐提
富兰那迦叶
入心
鍱腹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亲近邪见的法师会有什么危害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

不要在外在环境下太多时间,因为你改变不了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