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譬喻)譬佛菩萨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为大医王善疗众病。无量义经曰:医王大医王,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1598~1651)明末临济宗僧。福州府福清人,俗姓陈。字象崖。尝游吴山寺,闻诵禅宗正脉一书而怀持出家之志。后投长...又名喜见城,是帝释天的宫城,在须弥山之绝顶。...(杂语)劫末之火焰。于坏劫之末起大火灾烧尽世界。甘露军荼利仪轨曰:威光逾劫焰。...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苦患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谓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为苦患而无安乐之性,此理决...因明用语。印度新因明论商师羯罗主以八项义门来总摄因明之正理。即: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术语)总称六道中天道、阿修罗道、鬼道三者曰神道。【又】神为神魂,有情之精灵也。其神灵之道理曰神道。三论玄义...(术语)手指所结之印也。陀罗尼集经二曰: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又】古人多作印于...(譬喻)智愿之深广譬如海也。礼赞初夜偈曰: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亦名:身口绮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开口绮。重听谓己疾不闻。参错谓他言不了。若欲下,次开身绮。初约非...(真言)多罗观音之真言也。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曰:唵,阿噜力迦,娑缚诃。...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有名牌的跑车。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于绝...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时间为8小时左右。 世事总有出人意料之处。有位颇具传奇色...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供养佛像的缘起。现在你看我们的旅游业非常发...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这个重点就是你要先改变你的内心,因为这个生命是内心所变化出...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发心来讲,真正的出家,出家无家,处处...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我们人一生中遇到的人、事、物和人生当中富贵到什么程度,都是命中所...
男人工作强度较大,应酬又多,容易饮食不节,透支身体过度。因此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想要养好自己的胃,要改掉以下...「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善变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现代人如何能关心别人而不束缚他? 如...
道泰(魏常山衡(唐精舍)[《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泰。元魏末人。住常山衡唐精舍。梦人谓曰。若至某年。当终于四十二矣。泰弥恶之。及至期年遇重病。甚忧悉以身资为福。友人曰。余闻供养六十二亿菩萨。与一称观世音同。君何不至心归依。可必增寿。泰乃感悟。遂于四日四夜专精不绝。所坐帷下忽见光明从户外而入。见观音足趺踝间金色朗照。语泰曰。念观世音耶。比泰褰帷顷。便不复见。悲喜流汗便觉轻。所患遂愈。年四十四。方为同意说之。泰后终于天命。更有一僧。其缘同泰。故不疏耳。
上篇:慧达(魏文成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僧融(梁九江东林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
大医王
性珽
善见城
劫焰
苦谛
因明八门
神道
手印
智愿海
余语触恼戒开缘
阿噜力迦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南怀瑾的「子午觉」

佛像的缘起

你要经常反省自己,准备好了没有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命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