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乃七种故衣。佛制比丘不得使非亲族之比丘尼浣洗故衣,若犯,则得舍堕之罪。此故衣有七,是为七种衣,即:(一)毛,(...(术语)厌背生死安住于涅槃之念也。瑜伽论记六下曰: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无漏涅槃之念。...(术语)诠无生之理之法藏也,如中论所说之八不是也。见说法明眼论。...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七载,身、言、意三种净戒,称为三事戒。(一)身净戒,谓身受诸戒而无缺漏毁犯。(二)言净戒,谓一切...指佛教的经典,佛教以外的叫做外典。...(寺名)在迦湿弥罗国。五百僧园之一。宗轮论述记曰:尔时鸡园,诤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亦名:乞衣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为人说法,从索所著衣,俯仰与已,单衣入城,便云...【受从十六触生】 p0731 显扬五卷九页云:生建立者:谓从十六触,诸受生,何等十六?一、眼触,二、耳触,三、...表示胜利之旌旗。若与敌人征战而获胜,则立胜幡。古代印度即有此风尚,故道场降魔亦树立胜幡,表示胜利。维摩诘所说...谓一行之中具足一切行,故又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属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三五·一○八下):“一...(术语)释氏要觉上曰:阿含经呼舍利弗以下为名德比丘。...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物质,有的人会不惜一切手段。种种不善的行为,目的只是一个追...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素信佛法,兼邃于科学。据言其母夫人平日笃信佛法,持地藏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确,这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不动尊转化了...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活、工作...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一门深入是...
生活在有机会听闻佛法的地方,这样的人身是无价的珍宝,超过世间的一切珍宝。为什么?摩尼宝怎么得到?摩尼宝其实它...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力,就是无形的心这个念力强,就转化成有形的物质,这个物质就...
慧受(晋京师安乐寺)[《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受。安乐人。晋兴宁中来游京师。蔬食苦行常修福业。尝行过王坦之园。夜辄梦于园中立寺。如此数过。受欲就王乞立一间屋处。未敢发言。且向守园客松期说之。期云。王家之园恐非所图也。受曰。若令诚感何忧不得。即诣王陈之。王大喜。即以许焉。初立一小屋。每夕复梦见一青龙从南方来化为剎柱。受将沙弥试至新亭江寻觅。乃见一长木随流来下。受曰。必是吾所见者也。于是雇人牵上。竖立为剎。架以一层。道俗竞集咸叹神异。坦之即舍园为寺。以受本乡为名号曰安乐寺。东有丹阳尹王雅宅。西有东燕太守刘斗宅。南有豫章太守范宁宅。并施以成寺。后有沙门道靖道敬等。更加修饰。于今崇丽焉。
上篇:慧力(晋京师瓦官寺)[《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僧慧(宋京师崇明寺)[《高僧传》卷十三] |
【三位定异熟业极作障碍】 p0222 大毗婆沙论五十三卷十三页云:由此故说有情三位定应熟业,极作障碍。一者、从顶将...
七种衣
背念
无生藏
三事戒
内典
鸽园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缘起
受从十六触生
胜幡
一行一切行
名德比丘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生命的脊梁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暇满人身最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