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诠无生之理之法藏也,如中论所说之八不是也。见说法明眼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919~1986)江苏如皋人,俗姓许。法名实泉,字煮云,号醒世。年十九,依如皋西场惠民寺参明和尚披剃,二十三岁于...(术语)房山县石经山,峰峦秀拔名小西天。隋大业间,僧静琬。惧本教有难,不能流通,发愿募工凿石,刊造一大藏经。...子题:四事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诃责并解者,戒见仪命,理须顺奉。今乃倒说,尘坌僧伦。若不举治,中表难净。后...(1063~1135)宋代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幼于妙寂院依自省出家。受具足戒后,于成都依圆明学习经论。后...指男、女仆。在古印度,为征服者所使役之土著,称为奴婢,被视为可以交换、买卖的财产之一。佛典中常有“奴婢钱财”...(名数)智度论谓为八神变。涅槃经谓为八自在。八神变者,一、能小,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为极小微尘也。二、能...(流派)谓南山大师四分律宗之一流。...其义有二:(一)指觉悟正道,即体达真理之意。(二)教证二道之一。指诸佛所证之实理。[天台四教仪注卷下](参阅“二...无功用行菩萨者,谓住不动善慧法云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已得纯熟无分别智故。...(菩萨)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东方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具名金刚钩王。标如来四摄之德,持钩之三昧耶形。秘藏记末曰...通达差别者,谓由补特伽罗法无我理增上法,方便所引出世间智,俱通达二无我故。...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无而妄见者。何不见声闻色。若皆...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猎食。他们的后面常跟着...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生重怖畏;三者 深起惭愧;四者 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
我们能听到得生到净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这个咒能够拔...
儒家对这个就是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来保存自己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有利于他人,有...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这样对我们净业、净土的信心的建立才会有理论的基础。这样...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赶紧走,这样走能确定到极乐世界吗? 大安法师答: 实际上,我...
无生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生际 | 下篇:无生忏 |
亦名:遮不至白衣家差人忏白衣法、忏白衣差人法 子题:八德 济缘记释云:“此因善法比丘讥骂质多居士,佛令罚已往彼...
煮云
石经山藏经
诃责法并解
克勤
奴婢
八变化
南山家
证道
无功用行菩萨
金刚王菩萨
通达差别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这个咒能够拔除一切业障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