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 一、真性轨 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第七愿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厌食想转时四想随转】 p12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十二页云:云何厌食想转时,四想随转?谓修行者、起厌食想时...【须跋陀罗】 此翻好贤。西域记云:唐言善贤,旧曰苏跋陀罗,讹也。鸠尸那城梵志,年一百二十岁。泥洹经云:须...【受所引色】 为十一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受是领受的意思,指领受师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盖戒是色法,...指一百种义。乃善导大师于解释观无量寿经之九品时,所设立之一百种义门。散善义之首,于上辈观之文前,将每一品分科...(故事)频婆娑罗王梦一氎裂为十八片,一金杖折为十八段,怖而问佛。佛以为灭后十八部分派之兆。...(菩萨)白衣观音之梵名。见半拏啰嚩悉宁条。...谓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据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三载,如来一根则能...(术语)以我头面顶礼尊者之足也。智度论十曰:何以曰头面礼足?答曰: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而最在上故。足第...【变易生死】 p1465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有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迦牟尼佛的恩并不了解。因为释尊在这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譬如隐恶扬善隐人家的过错,而扬人家的善德即是善的。反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的四尊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再加...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分成:译经、义解、神异、习禅、习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
2009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克小镇,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从四面八方自发而来的人们排成了...
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的圣像,所以我们皈依三宝,我们攀缘苦恼众生,所以我们生起慈...
通达差别
【阿毗达磨辞典】
通达差别者,谓由补特伽罗法无我理增上法,方便所引出世间智,俱通达二无我故。
上篇:微薄寂静苦 | 下篇:贪 |
(一)譬喻佛之说法。佛法大海无美丑之别,亦不论有情、非情,一切尽包容其中,故以海藏喻之。[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
境智行三法
众病悉除
厌食想转时四想随转
须跋陀罗
受所引色
一百义门
频婆娑罗王梦氎裂杖折
伴陀罗缚子尼
六根互用
头面作礼
变易生死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隐密暴露

衣食之中无道心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爱的眼睛都能看到

旋转六根的功能而归于六根的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