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快速直入究极之觉悟,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之觉悟,称为渐悟。我国五世纪顷,以涅槃经为主,产生顿悟成佛、渐悟成佛...【病苦】 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术语)寂者圆寂,又寂灭也,是涅槃之译语。示寂者为示现涅槃之义,言佛菩萨及高德之死也。...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释名、不贴坐具戒释名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戒名中,一、是有故造新,二、即不揲。合此二...(术语)发遣与招唤也。释尊告示由娑婆世界乘弥陀愿船而往极乐,阿弥陀佛自极乐直来招呼也。...(术语)四种往生之一。言罪业深之人,临终见地狱之猛火,而心狂乱,手握虚空,自身流汗七颠八倒者,闻善友之教,作...指佛菩萨济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心而言。即广大无边之慈悲。慈悲二字,本即含有“摄受众生,拔苦与乐”之义,佛菩萨住...【大慈】 p0238 佛地经论五卷十页云:如来地中平等性智相应大慈众相成满,恒常现行。如来既有无缘大慈;余二不说,...(163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西蜀(四川)永川人,俗姓张。号梅溪。十六岁,从东山之知如出家受业。二十岁,在阔...禅林用语。又作羚羊挂角。比喻大悟之人泯绝迷执之踪迹,犹如羚羊眠时,角挂树枝,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比喻没踪...(杂语)顺正理论三十一曰:赡部洲西,有五百渚,于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各位发大心的义工,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弘法大会...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所谓的魔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阿难:又称阿难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者。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称为多闻第一。他在佛...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处是观。净土宗也有止观,净土宗的止观叫作都摄六根。就是说佛...
无功用行菩萨
【阿毗达磨辞典】
无功用行菩萨者,谓住不动善慧法云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已得纯熟无分别智故。
上篇:邬波索迦五学处 | 下篇:无碍解 |
亦名:百一诸长、百一物、随供具 子题:键[金*咨]]、屩 资持记释云:“百一供身,谓时须要用者,加受忆识二俱通许;...
顿悟渐悟
病苦
示寂
不揲坐具戒释名
遣唤
狂乱往生
大慈大悲
大慈
福度
羚羊挂角
饿鬼城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推荐】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慧律法师《佛教的解脱思想》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多闻第一的阿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