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别解脱律仪之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戒所以各别解除身口意之恶,如受五戒八戒等戒...(术语)不迂曲而直至涅槃之道也。大乘义章一曰:二空即是世直道。直到佛地之道也。教行信证证卷序曰:最胜直道。...【欲邪行有三种】 p0987 瑜伽六十卷八页云:复次若有见闻不应行事,便不如理分别取相;遂贪欲缠之所缠缚、而行非法...【阇提阇罗】 秦言生。大品阇字门,入诸法生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生老不可得闻。华严唱社字时,名入世间海...谓犹豫不决之心。有迷事、迷理两种,迷事之疑,于见道时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时始能断之。 p5567...(771~843)天台宗第十一祖(一说第十祖)。世称至行尊者。唐代东阳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即入道邃之室,研...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十种发心】 p0109 瑜伽七十二卷一页云:复次有十发心。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术语)刬子者锄也,空解之邪禅,譬之铲子之锄物也。...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众生寿命未尽而遭横死之九种原因,此即:不应饭、不量饭、不习饭...梵名 Andha-vana,巴利名同。为古代中印度舍卫国祇园精舍附近之园林。又作安陀林、安和林、得眼林、开眼林、昼安园...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念阿弥陀佛想往生,他会在这个时候来接引我吗? 大安法师答:...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
能够学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修行的法门和成佛的过程,我们人人都是佛,只是佛性被...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困,他只在学校待了三年;因为贫困,十五岁的他便只身前往孟买...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
法颖(齐京师多宝寺)[《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颖。姓索。炖煌人。十三出家为法香弟子。住凉州公府寺。与同学法力俱以律藏知名。颖伏膺已后。学无再请记在一闻。研精律部博涉经论。元嘉末下都止新亭寺。孝武南下改治此寺。以颖学业兼明。敕为都邑僧正。后辞任还多宝寺。常习定闲房。亦时开律席。及齐高即位。复敕为僧主。资给事事有倍常科。颖以从来信施造经像及药藏。镇于长干。齐建元四年卒。春秋六十有七。撰十诵戒本并羯磨等。时天宝寺又有慧文律师。亦善诸部毗尼。为琅琊王奂所事云。
上篇:志道(齐钟山灵曜寺)[《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法琳(齐蜀灵建寺)[《高僧传》卷十一] |
【眼内处】 p0998 集异门论十五卷一页云:云何眼内处?答:若眼、于色或已见,或今见,或当见;或彼同分;是名眼内...
三种律仪
直道
欲邪行有三种
阇提阇罗
义心
广修
菩提分
十种发心
刬子禅
九横经
闇林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学佛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画好自己的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