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伽耶,梵名 Gayā。又作伽種山、誐耶山、羯闍尸利沙山。意譯象頭山。以山頂似象頭,故有此名。有二處,一在菩提道場...本识,指第八识,谓第八识为出生一切善恶诸法之根本。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义证第八识之相,即:(一)依止执受,指...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依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亦名:会夏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界外宿,明相欲出,得会夏不?’答:‘准僧祇衣界,准得。必须入头手足等...(术语)禅林之目。直者当也,当一岁之干事,故云直岁。敕修清规下一曰:直岁,职掌一岁作务。僧史略中曰:或立直岁...【无分别智异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乃至未得佛果已来,无分别智、于何处所感异熟果?诸菩萨异熟、于佛二...又作逆修。欲于死后往生净土,趣入菩提之道,故在生前预修善根功德。或在临终之际,预先行佛事,以免堕在三途八难中...镇绥战乱之金刚夜叉秘法。为日本台密山门五个大法之一。此法系唐代顺晓阿阇梨授予日本传教大师,复由其传往日本。修...指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大四八·四○七中):“渐除凡习,渐显圣德,如风激动大海,不...(术语)小乘之行人,在维摩思益等方等时之会座闻盛褒大乘,初发耻小乘慕大乘之心也。释签十曰:如观众生品,即是叹...【定受业与不定受业】 p0808 瑜伽六十卷十一页云:复次如先所说作及增长业,若先所说,由五因缘,成极重业;名...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坛大戒的因缘非常殊胜!大师慈悲,特别为我们佛教的下一代举办...
问: 应当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地藏菩萨摩诃萨? 梦参老和尚答: 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们了解。当然体没有什么好了解,反正就清净本然,你只要直下承...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这个是什么?这个叫老苦。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从49年开始当方丈...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尊重生命、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本文重点从食品安...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汝于净土虽有微...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品更轰动于世。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去用这个智慧来观察人生呢?我们这次的唯识学课程,讲出了三种...
法琳(齐蜀灵建寺)[《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琳。姓乐。晋原临邛人。少出家。止蜀郡裴寺。专好戒品研心十诵。常恨蜀中无好师宗。俄而隐公至蜀。琳乃克己握锥以日兼夜。及隐还陕西。复随从数载。诸部毗尼洞尽心曲。后还蜀止灵建寺。益部僧尼无不宗奉。常祈心安养。每诵无量寿及观经。辄见一沙门形甚姝大常在琳前。至齐建武二年寝疾不愈。注念西方礼忏不息。见诸贤圣皆集目前。乃向弟子述其所见。令死后焚身。言讫合掌而卒。即于新繁路口积木燔尸。烟焰冲天三日乃尽。收敛遗骨。即于其处而起塔焉。
上篇:法颖(齐京师多宝寺)[《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智称(齐京师安乐寺)[《高僧传》卷十一] |
梵语 anuvyavahāra-hetu。为十因之一。语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谓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切惑业系缚与不系缚之...
伽耶山
八义证有本识
三种思惑
安居界外宿明相会夏
直岁
无分别智异熟
预修
镇将夜叉法
凡习
耻小慕大
定受业与不定受业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地藏菩萨的圣号应该如何念

【推荐】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徐志摩对婚姻轻率的行为与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