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与“安受苦忍”同为菩萨所修二种忍之一。观察一切法不生不灭之深理,而安然忍可,其心寂静不动,称为观察法忍。[菩...(杂名)八解脱之略。唯识述记序曰:澄八解之真波辽净玉井。维摩经佛道品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疑随眠】 p1288 如随眠有七种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疑随眠云何?谓于谛犹豫。...全一卷。唐代善无畏译。全称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又称虚空藏求闻持法经、虚空藏菩萨满愿最胜心...【他引分别】 p0487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他引分别者。谓由他教所起分别。此复二种。一、闻非正法类。二、闻正法类...【义耶】 秦言尽。大品义字门,入诸法尽不可得。华严云:唱义字时,名息诸业海藏。疏云:即尽性。...【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 p0634 瑜伽三十三卷十七页云: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者:谓由此想,从童子位,迄至于今,...【生】 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例如下:一、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清净的观法,如净土之十六观是。...(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术语)小乘萨婆多部阿毗昙论之宗旨,立一切诸法实有,故对于成实宗之空门而谓为有门。三论玄义曰:毗昙已有无义而...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之家乡,何可怕...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这个关。这关看似简单,却集前四关之大成。过了这关才是个真修...
母亲最近身体不适,我便请了假陪她去看大夫。公交车上下来,由于从站台到医院的大门还有一段距离,时间也还充足,我...
第一章:大师家系 止观明静,前所未闻。故智者大师把它作为定慧兼弘,发心修行之纲要,并以五时六教,判释一代圣宗...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门深入。 解和行怎么深入?要专看净土宗方面的书:净土...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害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他害怕黑暗。特别是些女居士害怕黑暗,...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扩大,阻断皇宫对外的...
僧业(宋吴闲居寺)[《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业。姓王。河内人。幼而聪悟。博涉众典。后游长安从什公受业。见新出十诵遂专功此部。俊发天然洞尽深奥。什叹曰。后世之优波离也。值关中多难避地京师。吴国张邵挹其贞素。乃请还姑苏。为造闲居寺。地势清旷环带长川。业居宗秉化训诱无辍。三吴学士辐凑肩联。又以讲导余隙属意禅门。每一端坐辄有异香充塞房内。近业坐者咸所共闻。莫不嗟其神异。昔什公在关。未出十诵。乃先译戒本。及流支入秦。方传大部。故戒心之与大本其意正同。在言或异。业乃改正一依大本。今之传诵二本并行。业以元嘉十八年。卒于吴中。春秋七十有五。业弟子慧光。袭业风轨。亦数当讲说。
上篇:慧猷(宋江陵)[《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慧询(宋京师长乐寺)[《高僧传》卷十一] |
实在的我。我本来是五蕴假合而有的,离开了五蕴,那里有实我的存在。...
观察法忍
八解
疑随眠
虚空藏求闻持法
他引分别
义耶
先所受行次第随念想
生
净观
释侣
毗昙有门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推荐】莫以善小而不为

天台智者大师略传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