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小乘萨婆多部阿毗昙论之宗旨,立一切诸法实有,故对于成实宗之空门而谓为有门。三论玄义曰:“毗昙已有无义而执法有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梵语涅槃,华译为灭,因涅槃之体,无为寂灭,故名。 2、指四谛中的灭谛。 3、即戒行,因戒行能灭除诸恶...(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876~990)五代僧。又作仪宴。吴兴湖州(浙江)人,俗姓许。父镇守信安时劝其娶妻,师不听,遂游历诸方,参访镜清...(地名)Dvāravati,城名。译曰有门城。探玄记十九曰:婆罗波提者,正云堕罗拔提,此云有门城,谓城有端严之门,故...又名十业道,即十种的作业行为,有善恶的分别。...谓圣道之体。指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圣道由之而生故。大乘义章卷十八(大四四·八二九下):“就心法分别,真识之心...(术语)梵语禅那Dhyāna,译曰静虑。谓寂静审虑而摄乱意也。释门归敬仪中曰:或乐禅静者,则以礼拜为粗疏。...众云何?谓二众烦恼,见道所断众,修道所断众,欲界见苦所断具十烦恼,如见苦所断见集灭道所断亦尔。若迷此起邪行即...禅林用语。谓言语能直接显现至道之妙理而无遗;此系针对排斥语言文字者所用之警语。盖禅宗以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为宗...钵中之小钵,即浅铁钵。乃应量器(头钵)内键[金*咨]、小钵、次钵等大小三器之总称。其形状与头钵稍异,如普通之碗...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所生。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云...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样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这个境界不需要去追...
【原文】 古谓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而佛言人命在于呼吸。夫分阴之中,有多呼吸,则我辈何止当...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学佛首先要知道因果,并且相信因果的道理。...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行是最重...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
毗昙有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昙孔子 | 下篇:毗输驮 |
(687~763)唐代僧。又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乃日本律宗之始祖。广陵江阳(江苏江都)人,俗姓淳于。早岁出家学律...
灭
五种法师
性觉
仪晏
婆罗波提
十业
道体
禅静
众
言端语端
鐼子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爱惜每一分的光阴
学佛的基础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