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圣道之体。指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圣道由之而生故。大乘义章卷十八(大四四·八二九下):“就心法分别,真识之心正是道体。” p56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菩萨)Mahā-samantabhadra,译曰大普贤。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摩贺此云大也,三漫多此云普也,跋捺罗此云...指三界之一切见惑。为五住地惑之一。众生以我见为本而起之种种见惑,称为一切见住地惑。又作见一处住地惑。以其为一...【少欲与喜足差别】 p0374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十八页云:少欲、喜足、何差别?答:于未得可爱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Zhong a 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适中,故名。东晋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传说)若禽兽鱼虫过千百等劫,受报满后,判发西大洲为男为女者,即交醧忘台下。共台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甚高...为“无相胜慧机”之对称。密教行者修有相三密(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观本尊)之行,藉以成就“即身成佛”之妙行;...(术语)治罚比丘七种法之一,于僧众面前宣告呵责夺三十五事之权利也。见行事钞僧纲编。...(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禅林用语。指师家所用来彻底打破学人之执着迷妄之精辟语句。祖堂集卷六洞山良价章:“师示众云:‘诸方虽有惊人之句...又作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还有它操作的方法。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主要是根据因缘的理论...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役就是劳动,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着山门石径上的落叶,不时口里呢喃着:...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有些人已经亲身感受到淫欲带给自己的痛苦与烦恼,痛下决心定要...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不至卒发。纵发,亦能顿起觉照,令其消灭。起烦恼境,不一而...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这因地,正指学佛初发心时,先把用心搞好...
道体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龚 | 下篇:道观双流 |
【能依无我智】 p0895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此中能依无我智者:谓诸所有若有情界,若我己身,于中都无我所属...
摩贺三漫多跋捺罗
一切见住地惑
少欲与喜足差别
中阿含经(Madh yamagama-sutra)
醧忘台
有相劣慧机
呵责
三百六十会
刮骨之言
钟楼
三辈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浅谈戒色的好处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