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愚痴】 p125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愚痴者:于不实事,妄生增益。...【杂秽语业道】 p1413 俱舍论十六卷十七页云: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名杂秽语。所以者何?染所发言,皆杂秽语故。唯前...(术语)如来之本愿,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略称知净。系比丘净语之一。净语,犹言忌词。例如比丘要草木之时,若言“知之”、“看之”者,方属净语;若言“斫木...“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阅“见惑”2997、“修惑”4047) p4332...(术语)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也。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胜鬘宝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列举真言行者必须超越之一六○种妄心烦恼。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等五根本烦恼各有所执而辗...(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任何一个菩萨来到人世间,他绝对不会把他的本地风光现出来...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非常多,一心不乱,怎么谈?一心和不乱它的表述的是是样的一种...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财物,帮助孤苦贫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性所带来这一生的因果遭遇。换句话,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也不能说不一样。你说一样,因为它变化。当然你照镜子看是...
义耶
【翻译名义集】
【义耶】秦言尽。大品义字门,入诸法尽不可得。华严云:唱义字时,名息诸业海藏。疏云:即尽性。
上篇:呿 | 下篇:迦哆度求那 |
(杂名)清嘉录八曰: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诗云:...
愚痴
杂秽语业道
本愿一实
知净语
迷理
威神
界外教
百六十心
大自在天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不动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让心定下来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修了多劫的福报善根,才能得人身闻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