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谓不解佛理、误说佛法,而遭受眉毛、胡须掉落之报应,更进而连眼珠子都掉落。碧岩录第八则(大四八·一四...【身见】 音译作萨迦耶见,意译作身见,为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即认为身为五蕴和合,而五蕴之法体实有,故缘五取...刑具名称。指手铐、脚镣等刑具。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九·五六下):“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术语)七方便之第二。身为不净,受为苦。心为无常,法为无我,各别观身受心法之四者,而破净乐我常之四颠倒也。...梵名Da?abhūmika。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即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婆利师迦,梵语 vārsika,意译作雨时生、雨时、夏生、夏至、雨。又作婆师花、婆利师花、婆师迦花、靺师迦花、靺[口...【不可保性】 p0329 瑜伽八十六卷一页云: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术语)心所名。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轻安者,谓心堪任性。...【戒】 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广义而言,凡善恶...【待众缘】 种子六义的第五义。种子生现行,必待众缘和合。种子的功能虽是任运而转,但法不孤起,有了种子的因缘,...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比丘尼(Bhiksuni):是女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三、式叉摩那(...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这个很重要。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都有伤害,应该加以避免,办公室里却仍然常常发生言语暴力。出...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障。现在学习佛法,比如我们出家人现在去住持寺院,如果说福报...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就请到自己家里去,自己去供养,不给其他师兄机会,这样是犯...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深,还是着魔了? 大安法师答: ...
第一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第一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八识顺序,由本向末数,此为第一识。
上篇:第一义谛 | 下篇:第七所系 |
(术语)直指其本体之词。如当人当面之当。大乘义章二曰:言虚空者,当体立目。行事钞中一曰:无作当体是戒。...
只赢得眼睛也落地
身见
杻械枷锁
别相念处
十住经
婆利师迦花
不可保性
轻安
戒
待众缘
四无所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凡圣两忘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佛门的七众弟子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