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名 ?rīnagara,巴利名 Sirīnagara。古印度迦湿弥罗国(梵 Ka?mīra)首府。有新旧两都,旧都为阿育王(梵 A?ok...(衣服)又云大衣。二十五条之郁多罗僧衣也。法华文句十四曰:言上衣者即大衣也。...【身受】 指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感肉体或感觉之苦、乐、舍三受。受乃根、境、识三者结合,而后有‘受’,...为毒鼓与天鼓之并称。天鼓,指忉利天之鼓,由天之业报生得,闻者生慎恶好善之心,比喻佛之音声说法,可令众弟子倍增...(术语)有比丘与众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离,不同法事,曰别众。别众者,突吉罗罪也。行事钞上一曰:别众,谓同一界住...(一)指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所说之十种佛身。(参阅“十身”440) (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之十佛。即:(一)东方不动...梵名 Balimani 或 Valimani。意译珠力。又作婆雉末你。守护众生之大夜叉。此大夜叉总领诸军,有神通力,以光明见称...【不可意法】 p032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不可意法云何?谓若法、意所不乐。...(术语)比重减轻一等,玷污净行之垢恶也。梵网经心地品曰:若不尔者,犯轻垢罪。...【戒波罗蜜】 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故思又称故作业,即故意所作之业,曰故思业;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业。《瑜伽师地论》卷九...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一种,再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调整。那么既...
在末法时代,大势至菩萨教授的念佛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契机殊胜。上至文殊普贤,中有祖师大德,下有愚夫愚妇,不...我们现在每一个念头都与佛相同,所不同的是佛已经开悟无烦恼了,而我们却仍被烦恼所遮盖。念头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就...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哪怕他在忙,我都会尽量去协调,而他也很配合,不过,日理万...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此世界的人堪忍受种种的痛苦的意思,堪忍受什么痛苦呢?台风地...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法师...
第七所系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第七所系】第七末那识,依于为八识而生,且以第八识为缘,如唯识三十颂颂文:‘随所生所系’。即末那依阿赖耶而生,且任运恒缘第八阿赖耶为我,故是随第八所生,为彼地所系也。
上篇:第一识 | 下篇:得 |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
史利那格拉
上衣
身受
毒天二鼓
别众
十佛
婆利摩尼
不可意法
轻垢罪
戒波罗蜜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业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修行法门中没有超过念佛、供养三宝这两门了
愿消三障诸烦恼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能忍自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