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四种从业所生诸有情类】 p0466 此卽四生也。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又有四种从业所生诸有情类,于彼彼趣生依止门。...(杂语)高僧传曰: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以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际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问于五取蕴有二十句萨迦耶见,谓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如是计受想行识是我我有识等识等属我我在识等...即附于拄杖之小枝。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载,禅僧拄杖下约二尺许,附有一小枝,屈而向下,缠绕于主干,渡水时必先下杖...位于日本大和奈良县北葛城郡当麻村二上山麓。又称二上山禅林寺。乃真言、净土两宗兼修之寺院。圣德太子之弟麻吕子王...(1893~1972)广东南海西樵人,俗姓李。法名昌其,字印载,号筏可。二十岁依鼎湖毂琳法师受具足戒。民国十九年(1...(术语)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名数)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数论外道】 p1334 成唯识论述记四卷十九页云:谓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释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幷...(杂名)始受出家之业之寺院,称曰受业院。见象器笺一。...超一切种无所有处者。谓彼尔时。于无所有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者。云何非想非...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尊对比丘们开示:当檀越施主恭敬供养时,能够得到五种功德福报...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文略义丰,言近旨远,未委被何根器,有何阶等?先明料简,前三...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无法解脱。比如今日世界战事纷迭,洋人都有毁灭力什强的原...
要盖成一栋房子不容易;要摧毁则很简单!修行也一样,要往上走,确实很难;要往下则只要掉个头就滑下去了!所以大家...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是小声念佛了,也很轻,但几个小时念下来,感觉很伤气。 我想...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把十念解释为十声,但这里也得要辨识一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或...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之命为不孝乎?设汝父一旦发狂,谓汝言:我很爱汝,汝当割我身...
【原文】: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明代僧智旭撰,凡十卷,又称《唯识心要》。为阐释成唯识论之著作。这是智旭依据元代云峰的《唯识开蒙问答》一书,以研究唯识义之梗概,并援引《大疏钞》、《宗镜录》等;更溯及瑜伽、显扬等诸论,且根据明代所撰的集解、证义、音义、合响等注释书而著成本书。全书旨在确立唯识观之道理,故题为观心法要。内容初叙缘起,并举凡例,次述论名、造颂者、造论者、译者,并逐次解释本颂及长行,跋语置于书末。
上篇:成唯识论随注 | 下篇:成唯识宝生论 |
即贪欲之事虽恶,然具法性之实理,故习于贪欲者,可就贪欲而观法性。类同于“淫欲即是道”。此系基于天台宗所立之性...
四种从业所生诸有情类
五色水
二十句萨迦耶见
探水
当麻寺
筏可
非器
五篇
数论外道
受业院
超一切种无所有处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对道心的改变要有警觉力

怎样念佛才能不伤气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