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波罗夷罪Pārājika,译曰断头。其罪最重,如断头而不能再生,不复得为比丘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二僧残罪,梵名僧伽婆尸沙 Saṁghāvasesa,僧者,僧伽之略,残为婆尸沙之译,残者,比丘犯此罪,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而向于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僧残。比丘有十三戒,比丘尼有十七戒。三波逸提罪Pāyattika,译曰堕,堕狱之人也。此有舍堕与舍二种,二种合而比丘有一百二十戒,比丘尼有二百八戒。四提舍尼罪,具云波罗提提舍Pratideśaniya,译曰向彼悔,向他比丘而忏悔,便得除灭之罪也。比丘有四戒,比丘尼有八戒。五突吉罗罪 Duṣkṛta,译曰恶作,其所作之恶也,其罪尤轻,比丘二不定,百众学,七灭诤,合有一百九戒,比丘尼亦同。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之一曰:“五篇名者:一波罗夷,二僧残,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乃随弥陀来迎之诸菩萨。往生要集所引用之十往生经(此经被近代学者考证为伪经)载,弥陀来迎时,随着而来之诸菩萨有...(行事)日日常读经也。如药师经之不断经,法华经之不断经等。...(杂名)尼姑之称。按青州报恩寺大圣院清座主灵骨记云:先师姑度小姑二人,师姐座主度小师五人,又后周云门山大云寺...(界名)Apramāṇābha,无量光天之梵名。人至此天,则身放光明无量。玄应音义十二曰:廅波摩那,晋言无量光天也。...(术语)谓贪瞋痴之烦恼系缚。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贪缚,二瞋缚,三痴缚。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契经中复说三...凡九卷。明代僧山翁道忞编,吴侗集,崇祯五年(163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初时,道忞欲搜录诸传灯录、碑铭...【跋提】 亦云婆提。本行集云:跋提梨迦,此云小贤。文句亦名摩诃男。若五分律,及本行集,则跋提与摩诃男两别...(术语)唐译仁王经上曰: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良贲疏中二曰:有所得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唯识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发下品之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观能取之识,亦如境般之为...(术语)置香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语阏伽。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衣,复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阏伽,...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提婆达多)的比丘,非常聪明好学,十二年中,修息所有的禅定都能够成就,也能遵循十二...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在本体上我、众生和佛没有两样。佛有如来觉性,我也如此...
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离开僧团住茅篷达十二年之久,但他修学所有的法门都没有成就。佛...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溯到了非常久远的时代,说明念佛法门的...
虚老在世的时候,经常讲这两句话: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那时候,有的人跑来亲近虚老,没住到三五天又来告假...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五篇
【佛学大辞典】
上篇:篇聚 | 下篇:六聚 |
【无分别智助伴】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论曰: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是无分别智。五到彼岸性。二种道者:...
二十五菩萨
不断经
师姑
廅波摩那
三缚
禅灯世谱
跋提
有所得心
印顺定
香水
吞吐不得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贪着利养自取灭亡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有些人临终念佛为什么能专注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