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不堪受持佛法之器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译曰杀贼。杀害烦恼贼之义。嘉祥之观经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罗诃Arhat翻应供,阿罗汉Aruhan翻无生,阿卢...(名数)起信论分无明为根本枝末之二、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为根本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譬喻)铁之馒头。以譬没滋味。...梵名 Kau?ika。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又称憍支迦。为帝释天之异名。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帝释天昔为摩伽陀国之...(譬喻)和种种之香末为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无量之佛法也。首楞严三昧经上曰:譬如有王若诸大臣,百千种香捣以为...禅宗公案名。又作投子一切声、投子佛声、粗言细语、粗言细语。乃投子大同禅师寄一切佛声之问,打破文字执着之一切计...(仪式)又曰顿经,一日经。于一座疾书法华经也。为追福而修之。...系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之第二十三,乃楼阁城之船师。又作船师、自在海师(梵 Vairocana,谓于佛法海、生死海...亦名:亡人物十种分法、亡僧物十种分法、亡五众物十种分法、分亡僧物十法、十种分亡物法 子题:亡物粪扫取、亡物入...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依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现之影像,如空华水月等无实体之诸色相。(参阅“法...梵语 rāga-āvarana。五盖之一。即贪欲之烦恼能障碍、盖覆众生之心识,使不生善法。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解释盖之意...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无常。其实,有时候生命很脆弱,脆弱到我们没有任何的准备去承...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种莫大善根。此后纵不能长素,当少吃。以不在家亲杀为定章,庶...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就形成了八苦...《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非器
【佛学大辞典】
上篇:非择灭无为 | 下篇:非学者 |
(杂名)初更三点,即亥时也。...
阿卢汉
根本枝末二无明
铁馂馅
憍尸迦
和香丸
投子一切佛声
顿写
婆施罗
亡物十种分法
遍计所起色
贪欲盖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专一念佛之章程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诸经释忍辱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