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依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现之影像,如空华水月等无实体之诸色相。(参阅“法处所摄色”3389) p561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职位)司锅釜类者。禅林之役名。...【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p0224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此三学,入谛现观。何等为三?一、未...梵名 Buddha-savgīti。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人名)Buddhasant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法华七喻之一。化城,梵语 rddhi-nagara,指变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有众人将过五百由...【无知略于五处为能立因】 p1095 瑜伽五十六卷十九页云:复次无知、略于五处、为能生因。一、能生疑。二、能生爱。...(术语)随事缘而说诸法之空,然空理是一,名之为一空或独空。止观七曰:一切法趣十八空,历十八缘名十八空,但是一...谓拈评古则。又作拈古、拈则。禅林说法,拈举古则公案以开发学人之心地。禅宗本旨原系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经论...【种种想】 p1260 显扬二卷七页云:种种想者:谓卽于四大及造色中长短粗细方圆高下正及不正光影明暗、如是等类假色...(术语)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耳。四教仪曰: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更有一义,实相者别教之理...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普贤菩萨行愿赞...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总说。学唯心识观...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都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提了,真是不幸哦! 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
遍计所起色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遍是宗法性 | 下篇:遍计所执性 |
(495~580)北朝僧。朝歌(河南淇县)人,俗姓刘。九岁能读涅槃经,萌发出尘之志。十二岁投道药禅师出家。专心务道...
锅头
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诸佛要集经
佛陀扇多
破立
化城喻
无知略于五处为能立因
独空
拈提
种种想
法界实相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