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智清净十相】 p1153 瑜伽七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智清净十相?一、由惠施智清净。二、由求者智清净。三、由施物智...(杂语)据三论法相两家之说,则法华为佛七十五岁以后之说法,八十入灭,则为足五年之说法(法华义疏七,法华玄赞九...亦名:观食法 子题:长寿法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观食法。(一、审问作净)四分,上座应前问言,果菜净不?若言未...(术语)即见道现观后边所得之世俗智也。大毗婆沙论三十六曰:现观苦边集边灭边,得此智故,名现观边。有说此是诸瑜...Guanghongmingji 佛教文集。唐麟德元年(664)长安西明寺道宣撰。有30卷本(宋、元、高丽藏)和40卷本(明南、...记载僧侣戒腊之簿。又作僧籍簿。敕修百丈清规卷五谢挂搭(大四八·一一四一下):“侍者先期,取堂司戒腊簿,检看新...(一)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时之教化。观经妙宗钞有“一时一化”之语。 (二)同一化益之意。法华文句记卷七中(大三四...(杂语)亡魂所住之世界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一切冥官冥道僧尼灵界。...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之菩萨。在胎藏修法如来身会中虽结诵此尊之印明,然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中并...梵语 vipakse asattvaj。因明用语。因明三支作法中,因(理由)三相(三特质)之第三。与“异品非有”意义相同。异...(术语)三菩提之一。缘觉人之发菩提心也。不劝化他众生,欲己独解脱。出生菩提经之说。见三藏法数九。...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是不是只要受苦,就是消业?恳请法师...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的。禅宗道场讲的是行门而不是解门。禅宗用功跟其它法门用功基...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就值得我们琢磨。 比如...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用的,这是一很明显的对治方法。可是我不知道...
古德有一本书,叫《念佛法要》,近现代的居士编的,他里面讲到一个故事说,在清朝,有一个钱翼山的居士,这个居士一...
对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于未然,在你被淫欲控制将要手淫前,不妨吃下这15个退欲灵丹,用这特效的妙药直达内心,从根本...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不同的是: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
聂光坚,乃湖南聂云台居士之侄子。曾留学美国,天资聪明过人,但是贡高我慢,看轻一切,喜好高谈玄妙之理,想折服其...
五位无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五位无心】无分别识之生起,称为无心位。此指意识暂时间断,不起现行。《唯识三十颂》颂文曰:‘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此名五位无心,即:一、生于无想天:外道修无想定,得无想天果,寿命五百大劫,在此期间意识不起。二、入无想定:外道修行,入无想定,前六识不起现行。三、灭尽定:修此定者,前六识不起现行,第七识染心所亦不起现行。四、睡眠;深度熟睡而无梦者,意识不起现行。五、闷绝:俗称昏迷,医学上谓‘无意识状态’,这是由于大惊布、大刺激,或剧痛昏晕的情况下,前六识不起现行。但第七、八识仍恒时相续,故闷绝并非死亡。
上篇:五位百法 | 下篇:五见 |
【二种杂染因缘】 p0034 瑜伽八十卷二五页云:此中杂染因缘,有二种。一者、由世俗言说自性杂染自性执分别故。...
智清净十相
法华八年
受请观食法
现观边
广弘明集
戒腊簿
一化
灵界
如来铃铎菩萨
异品遍无性
缘觉菩提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歇即是菩提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不净观如何修

卖酒肉的人为何能往生

欲望来了怎么办?你需要这十五个退欲灵丹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