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之菩萨。在胎藏修法如来身会中虽结诵此尊之印明,然大日经卷四密印品中并未论及此尊,或已摄入“如来法螺印”(大法螺印)中。其形像为竖右肘,持金刚铃,作振动之势,左拳下覆,置于腰间,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p23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声闻乘之人证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证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证,...【福水】 p1282 西域记四卷十一页云:窣禄勤那国大城东南、阎牟那河西大伽蓝东门外、有窣堵波。无懮王子之所建也。...梵语 ?alākā,巴利语 salākā。音译舍罗。以竹、木、铜、铁、牙、角、骨等作成之细棒,约有一肘长,粗如小指。僧...【证圆成实已方证依他起性】 p1440 成唯识论八卷十九页云: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摩[少/免]舍喃】 大论:此云人。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礼记曰:人者...【五种不放逸】 p0267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五种不放逸。一、依在家品不放逸。二、依出家品不放逸。三、能...(术语)又作丧门,同于沙门。皆旧译之称,译曰勤行勤息,...(菩萨)天台所立六观音之一。...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伏他宗记】 p0632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若于彼问,作如是记;诸计苦乐自作他作俱作俱非无因而生,于一切处,...(一)禅林用语。谓抛下手中之物。又作放下着(着,语助词)。即指离弃一切邪念、妄执,达于解脱自在、了无牵挂之境界...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通,上不了学。我念佛、念《地藏经》、念《大悲咒》、参加佛七...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类整体的共...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修行经验就在于,懂得了自己的缺...「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往生靠什么?我们的法身慧命靠什么?靠念佛。如果不看书,不听...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勉励改过行善的人,往昔的过失无须过於灰心丧志、退缩;只要...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么容易。少欲是说不作那些非分之想,...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有...
如来铃铎菩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来钩菩萨 | 下篇:如来语菩萨 |
(仪式)法会时导师诵法文为施主祈愿福利,是云咒愿。愿文者施主自述愿事,故与咒愿异。...
二种证
福水
筹
证圆成实已方证依他起性
摩[少/免]舍喃
五种不放逸
桑门
大梵深远
五眼
伏他宗记
放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八正道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