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菩提之一。缘觉人之发菩提心也。不劝化他众生,欲己独解脱。出生菩提经之说。见三藏法数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六根与六尘相合。即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传心法要卷上] p1269...子题:十戒为具足戒方便、五戒为十戒方便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就小乘,羯磨一受,局渐非顿;余四通于渐顿。(一...(术语)一切文字,悉入阿之一字,阿之一字,能总持一切字,使入诸法实相中,故名字入门陀罗尼,智度论二十八曰:行...【修所断烦恼有十六】 p0906 杂集论七卷九页云:欲界修所断有六烦恼。谓俱生萨迦耶见、边执见、及贪、瞋、慢、...【能食空】 p0892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卽是内空。...(传说)智度论五十六云:问曰先言释者是字,提桓因者是天主,今佛何以不言释,乃命言憍尸迦耶?答曰:昔摩伽陀国中...(书名)有二部:一为二卷,无著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三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所作】 p07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所作?谓八种所作。一、灭依止,二、转依止,三、遍知所缘,四、喜乐...【取缘有】 p081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八页云:复言:世尊!若唯说爱与有作缘,不缘于取;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约缘显意)明说相,据理随师具学,何独此四?为缘起有过,且制四根本,若毁非用;余篇...(譬喻)譬七觉支也。维摩经佛道品偈曰: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同注曰:生曰:七觉以开悟为道,无染...普门品(日诵式版本)...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乐章也。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激烈悲苦,流离患难。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尽的烦恼业障,那人到底最容易贪求什么呢?即是五欲、财、色、...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住、坐、卧四种威仪的偈语。《四威仪偈》共有五首偈语,分别...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就是三细相,就是烦恼了,烦恼就从无明生出来的。一念不觉就指...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析及解释佛理,进而使诸位能因之对佛学作进一步的研究,理解,...
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想在这个道场开悟、了生死,一下子是不可能的。你有这个念头...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弥陀佛对五逆十恶的罪人都能救,所以我不持戒,也能往生;二是...
缘觉菩提
【佛学大辞典】
上篇:缘觉法界 | 下篇:声闻与缘觉同异 |
【无量界】 p1049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云何无量界?谓总彼二,名无量界。如佛世尊于恶叉聚喻中说:我于诸界,终不...
六和合
羯磨受具局渐非顿
字入门陀罗尼
修所断烦恼有十六
能食空
帝释宿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所作
取缘有
受具戒竟为说四夷
七华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陶石梁禁演淫戏文
用平常心来看待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