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未详其姓。初名香众。梵语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香众从鞠多尊者求出家。鞠多问之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香众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鞠多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则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鞠多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圣种。即为剃落受具足戒。名之曰提多迦。授以大法。提多迦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度。其国有大仙者八千人。其首曰弥遮迦。师众诣尊者而礼之。遂求出家。其徒仙众从之而俱求出家。尊者受之。须发自除。袈裟著体。尊者命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密付大迦叶。展转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传持勿绝。听吾偈曰。通达本心法。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偈已尊者起身大虚作十八变。用火光三昧而自焚之。弥遮迦与众收其舍利。建塔于班茶山供养之。当此周庄王之世也(正宗记)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昼三时和夜三时,合称为六时。昼三时是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是初夜、中夜、后夜。印度的一时,等于现代的四个小...(术语)含藏大悲功德之禅定也。佛菩萨住于此三昧而起大悲。...亦名:作及无作无境不尽、别解脱戒二种 资持记释云:“初问,几种者,通论诸教,所说不定。约境、从制、就位五、八...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p1431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饮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放逸处者:谓上诸酒、...(地名)宋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照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四方谓之二甘...广东顺德人。日本帝国大学毕业。为我国唯识学大师欧阳渐之弟子,擅于唯识学,复习梵、藏文,于印度、西洋哲学亦有研...(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故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谓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禅林用语。指一寺新任命之住持。又称新命住持、新命和尚、新住持。黄檗清规住持章住持进退条(大八二·七六八下):...【自内身应施不应施】 p0602 瑜伽三十九卷三页云:如是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已;次当广辩。谓诸菩萨、若有来求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2.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为什么平等,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平...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地的修学,这个地方讲到赞叹净土宗的果...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的人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面对生活,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是...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这是...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
五祖提多迦尊者《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四祖优波鞠多尊者《释氏稽古略》 | 下篇:六祖弥遮迦尊者《释氏稽古略》 |
在这一生中就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
六时
大悲三昧
戒体正辨多少
八教
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琅玡
黄忏华
妙真珠网
阿那律天眼
新命
自内身应施不应施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老子的素食思想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