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僧璨。初以白衣见二祖。问曰。弟子身缠风疾。请师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师曰。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师曰。今见和上已知是僧。未审何以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师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其心亦然。佛法无二。祖大器之。即为剃发具戒已毕。复告之曰。达磨大师以正法眼藏密授于吾。吾今付汝。及以信衣。汝当护持。属周武废教。往来司空山积十余年。隋开皇初居皖公山。传法道信。优游江国。大业二年复还旧山。为众说法。合掌俨立而逝。葬于山谷寺。唐玄宗朝。追谥镜智禅师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下劣胜妙法】 p0236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由臭烂不净及烦恼不净,故名不净。由于此中,诸所有受,皆悉是苦;故名...(名数)三种之福业。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归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发菩提...瞿波罗,梵名 Gopāla,巴利名同。意译牧牛、地护。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瞿波罗龙王栖居于北印度那揭罗曷国之龙窟。...露出在堂塔外之幔幕。[法华经序品] p6883...又作如意足通、神境智通、神境智证通。五通之一,六神通之一。即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载有三种神...梵名 Dhītika。又作提知迦、地底迦。意译作有愧。乃付法藏第五祖。为印度摩突罗国(一说摩迦陀国)人。依阿育王传...梵语 ?āstra。音译设娑怛罗。意译效、训。即圣人垂训,众人效之;或谓圣人被泽于下者之言。亦即能诠之言教,为始于...(经名)Pranāśabalin,陀罗尼之名。译义未详。有钵罗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p0996 瑜伽十九卷十三页云:颂曰:惠施、令福增;防非、灭怨害;修善、舍诸恶;惑尽、得涅槃...为天台宗所说圆教八义之一。其义有二:(一)谓一断一切断,即断除一惑则断除一切之惑。(二)以“不断之断”谓之断圆。...(637~735)梵名 ?ubhakara-sijha。音译作戍婆揭罗僧诃、输波迦罗。意译作净师子。又称无畏三藏。为密教祖师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学一个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我们是出家人,是修行人,别说是...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
在遥远的西藏雪域高原上,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喇嘛。有一天,老喇嘛救起了一只小老鼠,从此小老鼠就陪伴在老喇嘛的...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织学生入寺院体验宗教生活 原来和尚也发短信、上网,中山大学...
三祖僧璨《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二祖慧可《佛祖统纪》 | 下篇:四祖道信《佛祖统纪》 |
(一)即指 (oj,唵)、(a,阿)、(hūj,吽)三种子,为密教用以安置于佛像三处之三种子。安像三昧仪轨经说明有关...
下劣胜妙法
三福
瞿波罗龙王
露幔
神足通
提多迦
教
钵兰那赊嚩哩
得净信者四种正行
断圆
善无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外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