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祖道信。蕲州司马氏。初为沙弥遇三祖。问曰。愿和上与解脱法门。祖曰。是谁缚汝。曰无缚。祖曰。何为更求解脱。师言下大悟。既具戒。三祖授以衣法。武德中居破头山。正观中太宗三诏令赴京师。并以疾辞。帝命使者曰。若果不起即取其首。使谕旨师引颈受刃。使回以闻。帝弥加敬重。就赐珍缯以遂其志。师已传法弘忍永徽二年九月安坐而化。塔于东山黄梅寺。唐代宗朝追谥大医禅师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禅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为印,故曰心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比丘凡食,必从人受,故违此教,名不受食。然受兼手口,食通四药。”(事钞记卷二四·六...指比丘众能着用之十种衣服。从形状区别,称为三衣或五衣;从质料区分,称为十种衣。即:(一)拘舍衣(梵 kau?a),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叫六门。...是外道的邪见,以五蕴为起见的对象,依色法和心法为根本。六十二见者: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术语)说实相妙理之经典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术语)谓寂灭一理也。五教章上曰:一相一寂。冠注曰:一相一寂,即一事一理。止观大意曰:于一寂理,不分而分。...凡四卷。宋代四明知礼述。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观音经玄义记、观音别行玄记、别行玄义记、别行玄记。收于大...(喻)生死有如长夜之梦境。唯识论说: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无明因缘殊胜】 p107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因缘殊胜?世尊告曰:如是无明、普于一切...位于辽宁千山无量观西阁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于明代即负盛名,清代之后渐为无量观所取代。现存大殿三间。环绕祖...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我们要转变方向。 大道是质朴的,真正的佛法看似慢而快,邪的...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力量最强大的就是恶口,尤其是在三宝的境界,要小心! 佛陀有...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是证到果位了,就是到四果阿罗汉都是有不生不灭的果位。那么,...衲僧家,枯寒心念,休歇余缘,一味揩磨此一片田地。真是诛鉏尽草莽,四至界畔,了无一毫许污染。灵而明廓而莹,照彻...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要如何...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是觉悟,一切众生都有觉悟的本性,称为佛性。性,就是永不改变...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出家的真正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先是简单介...
四祖道信《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三祖僧璨《佛祖统纪》 | 下篇:五祖弘忍《佛祖统纪》 |
【遂求静虑】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八种。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
心印
不受食戒释名
十种衣
六门
六十二见
实相经典
一寂
观音玄义记
生死长夜
无明因缘殊胜
祖越寺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念佛即是涅槃门
圣严法师:揩磨此一片田地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