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中,比丘凡食,必从人受,故违此教,名不受食。然受兼手口,食通四药。”(事钞记卷二四·六·一九)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载,有一长者就家设供,欲供养佛及僧众,比丘皆去,唯世尊独留在寺,令人取食,不赴...指佛、菩萨由大慈悲心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又称大悲愿力。如阿弥陀佛之二十四愿、三十六愿、四十八愿,及药师如来之...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杂名)犹大禅师之德称也。祖庭事苑曰:禅宗有二大禅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归宗常。...【佉勒迦】 此云着谷麦篅。...(术语)因明喻法十过之一。因喻不成就因义之过也。如谓声为常(宗法),所作故(因法),如虚空(同喻),虚空之因...【摧折枝条】 p129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摧折枝条者:下地善法,由彼断灭,不增长故。以无常想所缘,显示无常想...指依于外在因缘而起的假有不实之心;此心似有非有,故称似心。即唯识上所说“依他起性”之心。秘藏宝钥卷下(大七七...【眼界等相】 p0999 集论一卷二页云:眼界何相?谓眼、现见色,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界相。如眼界相,...为“无为涅槃”之对称。即不具足常、乐、我、净等四德。反之,若具足此四德,则称无为涅槃。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举出...(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年冬天,他到溪边玩耍时,看到一名渔夫抓起一只小白龟说:「这...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对八识...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每个人念佛的动机不一样,念佛的时候心的焦点也不一样,嘴里好...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到生命终结那一刻,听到的还是围在自己...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又何苦这么辛苦地想让神识往生到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断生长,得以延续的有机体谓之命。所以,生命不仅限于...
圣保罗国际影业公司计划筹拍一部情感电影《中央车站》,把遴选演员的任务交给了年轻有为的著名导演沃尔特。其它演员...
不受食戒释名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不受食戒能受人 | 下篇:不受食戒开缘 |
(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八。谓观行者知自己之位次也。...
七觉分
五不赴请
悲愿
无减
大禅佛
佉勒迦
能立法不成
摧折枝条
似心
眼界等相
有为涅槃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回归纯真的本性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随顺世缘少烦恼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