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杂语)译曰远离。四谛中之灭谛也。见可洪音义十五下。...为成实论所举之一分修、共分修、圣正等三三昧之一。指修行禅定时,定与慧共修之三昧法。成实论卷十二(大三二·三三...【四无畏】 p0426 显扬四卷八页云:无畏者,谓四无畏。广说如经。一、佛作诚言:我是正等觉者。若有难言于是法中不...观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法之过。谓不拘事实如何,背于世间一般人所知而立宗法也。例如言:人骨当为清净。夫骨...【修四念住有五渐次】 p0906 瑜伽九十八卷三页云:复次修四念住,应知略有五种渐次。一、信增上力,清净出家。...【下】 p0236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中坳凹,便起下觉。...(术语)菩萨执著于法,为法所娆乱也。是名法魔。...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一)即证得悟入佛道。维摩经卷中(大一四·五四四上):“诸佛秘藏无不得入。”法华经卷五(大九·四四上):“每自...(名数)一、觉了法性,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余,故曰觉了诸法。二、...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绪,身口意随之活动,就很容易伤害贤者。佛法中的贤者是指资粮...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直心为道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为了夸耀自身的能力。...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人不再吝啬。去除贫穷的果报。所以每次买东西去人家商店,就念...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体变得羸弱不堪,国王见了心生怜悯,赐一头死骆驼给这贫人。贫...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稀有的玉石,有将近一寸厚。那上面...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诚恳切恭敬,以清净心供养三宝,完全没有分别,没一点杂念,这个福德就大。反之有数量、有计较的...
无减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方等时 | 下篇:无情 |
【境无识有】 做为客观现象的外境,是内识的虚妄变现,故曰境无,以此成其唯识。《成唯识论述记》曰:‘唯谓简别,...
多荼簸
共分修三昧
四无畏
八万四千相好
世间相违
修四念住有五渐次
下
法魔
十苦
得入
十金刚心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七个改命、积德、改气色的具体方法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巨商静心复得伞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就石磨刀

【推荐】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