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五时说法之第三时,此时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的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贬抑小乘,褒赞大乘,以引起钝根者耻小慕大,促其进趣菩萨位,在八年之间,曾讲过胜鬘、维摩等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大乘庄严经论云九住心: 一、安住心 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损减论】 p1252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损减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增益生死,过患,损减生死功德;故名损减...【不亲近】 p0319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三页云:问:何故择灭亦名不亲近?答:离亲近本故。谓有亲近有为法者,以贪其...又作苏多罗,或修多罗,华译为经、契经、綖经等,是经典的通称。...(人名)Jānabhadra,译曰智贤。南海波陵国人,译涅槃后分经二卷。见开元录九。...法界次第云: 一、无明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是以过去烦恼,悉是...佛教教团之信众。广义而言,指下列七众:(一)比丘(梵 bhiksu,巴 bhikkhu),出家受二百五十具足戒之男子。(二)比...梵名 Hayagrīva。音译作阿耶揭唎婆、何耶揭唎婆。为八大明王之一,即密教胎藏界三部明王中,莲华部之忿怒持明王。...简称四种庄严。 一、戒璎珞庄严,即以戒律庄严法身; 二、三昧璎珞庄严,即以禅定庄严法身; 三、智能...大乘经五大部中之第五部。开元释教录卷十一以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二卷(唐代若...指比丘所居而无罪之房屋。能令家屋成为净屋之施主,则称净主。据善见律卷十七载,筑造净屋,初竖柱时,先作坑,以柱...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障未消,道业未成,无面目以回本乡。虽前承陈柏生,刘雪亚二督...
住持,就是摄受的意思。他这一念心能够把心中清净的戒、定、慧摄持不失。因为摄持戒定慧的关系,就能够善巧地超越三...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可能大家有的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宝殿。一进山门以...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位老师父于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这位...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朋友要晚上七八点钟才过来,所以时间非常宽裕。当时身边坐着...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方等时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方等 | 下篇:无减 |
(杂语)法华经序品曰:持净戒犹护明珠。梵网经偈曰: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六度集经三曰:具...
九住心
损减论
不亲近
素怛缆
惹那跋陀罗
正明十二因缘
信徒
马头观音
四种璎珞庄严
涅槃部
净屋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话说得失真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从念头来判断你的来生

阅藏的用功方法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