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Pranāśabalin,陀罗尼之名。译义未详。有钵罗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贪欲根本业道】 p0978 瑜伽五十九卷十八页云:复次若于家主、起如是欲:云何我当同于家主、领诸仆使、随欲所作。...即涅槃经所说之菩萨僧。为“世和合”之对称。和合,指和合僧、僧团、教团。世和合则指声闻僧。涅槃经主张“佛性常住...(术语)谓在预流等圣位,经欲界或色界之多生,而后般涅槃者。其中经欲界生之圣者,必不往生于色无色界。证得不还果...【大我阿世耶】 p0242 显扬三卷九页云:大我阿世耶者:谓诸菩萨由得自他平等解故,为诸有情,皆得解脱,清净信欲。...(异类)龙能具不测之力用,故称为神。八部众之一也。法华经序品曰:四众龙神瞻察仁者。...唐代僧。善导之门人。郑地(河南)荣州人,俗姓孟。生卒年不详。幼而仁慈心厚,早有出尘之志。十四岁礼汜水等慈寺之...(印相)释迦印相之一。大日经密印品曰: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同疏曰:左手...【增上慧学差别分别】 p1317 显扬七卷五页云:增上慧学差别分别者:若苾刍,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此世他世乐忍】 p0617 瑜伽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忍?当知此忍、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住不放...(故事)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龙藏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要提升人的质量,首先要从心理的环保、心理的建设,以及精神生活上来提升和养成,只有心理先健全了,人格才能健全。...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犯了重罪...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由于我们...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得清净,必须作到随犯、随忏、随净。错了之后,马上就要忏悔...问: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示现世人,引起世人的信仰? 济群法师答: 因为:1、佛菩萨若以神通示现世人需要具足示现...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感恩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一句感恩,能令人心生欢喜,赢得他...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污染,这样的话语。《俱舍论》上讲说,「一切染心所发诸语,...念佛也是禅 念佛,通常被认为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成了禅呢?其实,不管任何法门,都走向一个目的--离苦得乐、消业除...
钵兰那赊嚩哩
【佛学大辞典】
上篇:钵蜡若帝婆那那部 | 下篇:钵啰惹 |
(一)即障碍,特指障碍佛道修行者。长阿含经卷九举出障碍修清净行以向悟之八种难处,称为八难、八难处、八难解法、八...
大人相印
贪欲根本业道
第一义和合
经生圣者
大我阿世耶
龙神
贞固
佛钵印
增上慧学差别分别
此世他世乐忍
五千增上慢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梵网经
圣严法师《以四种环保提升人的质量》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度众生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