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由臭烂不净及烦恼不净,故名不净。由于此中,诸所有受,皆悉是苦;故名为苦。由无常性,故名不坚。若由如是胜义道理,性是不净,性是具苦,性是不坚,其性鄙秽;名为下劣。超过于此,应知胜妙。又相待故;下劣胜妙,二相差别。谓待色界,欲界是劣。待无色界,色界是劣。若待涅槃,三界皆劣。如是等类,应当了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共发意转轮,梵名 Saha cittotpāda dharma cakra。音译娑诃质都怛跛陀达磨斫羯罗。又作共发心法轮菩萨。与般若理趣...又作花[衤*戒]。为盛花之器具。印度供养高贵之人时所捧以盛花之器物。后来法会所用之华笼即仿此而作。(参阅“衣[衤...【所转依】 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即能转之智,转舍染法,转得净法而成为所依,此亦有二类:一、持种依:...【字身】 p0632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字身者:谓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九字。...(术语)固执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也。大集经十三不可说菩萨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坠堕深坑...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神名)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三曰:金毗罗。大宝积经三十六曰:金毗罗天。又曰:金毗罗童子世罗...(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菩萨)即秽积金刚乌刍涩么明王Ucchuṣma,主不净处之执金刚也。经轨作秽迹。秘藏记作秽积。...【一乘】 p0001 显扬二十卷十一页云:问:何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卽彼诸法,约无差别相说故。二...禅林为奉祝皇帝、皇后及皇太子圣寿无疆,而安置于佛殿本尊前之三座灵牌。禅林象器笺图牌门记载其立牌方式为:中间书...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为鬼道众生长时间缺乏饮食的滋养,所以内心当中多诸怯...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没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着出门跑寺庙去,...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色:白色 代表意义:自性清净 净土名号:色究竟土 所转烦恼:无...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何谓法师?浅言之,精通佛法,为人之师。法师有五种: 1、受持法师: 对于佛法,受之于心,持之于身,严格实践。 2...
下劣胜妙法
【法相辞典】
【下劣胜妙法】 p0236
上篇:下劣不净 | 下篇:下心与举心 |
(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
共发意转轮菩萨
华[衤*戒]
所转依
字身
解脱深坑
五种法身
金毗罗神
一脱
秽迹金刚
一乘
三牌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慧律法师《生从何来 死往何处》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最善巧的方便就在身边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