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思照。钱唐阳氏。十四岁从净住从雅。听法华方等于南屏。复往东掖参神悟。大有契入。既而刺血书法华七轴。专修念佛三昧。筑小庵曰德云。后连小门。为观落日之所。刻三圣像。每夜过午即起念佛。月二十三日。率道俗系念终其身。三十年。一旦语其徒曰。夜梦佛金身丈六。此往生之兆也。请僧七日以助念佛。屈指作印奄从坐化。时宣和元年春也。阇维之际。顶骨牙齿。皆莹明如玉石。师于净土七经一字一礼。华严。首楞严。金光明。无量寿。普贤行法。遗教。梵网。无量义。略教诚。四分戒本。皆然。唯法华十过。总得二百七十卷。诵法华千部。无量寿佛经五藏。阿弥陀经十藏云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净居】 p0259 俱舍论二十四卷八页云:何缘净居,处唯有五?颂曰: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论曰:由杂熏修第四...(术语)法相宗所立五位之一。菩萨竣一阿僧祇劫之行,始登初地之位,通达少分二无我理之位也。是谓之菩萨之见道。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一卷,唐玄奘译,知仁笔受,贞观二十三年(649)出。旧传前译本有《摩诃般若波...禅林用语。面墙而坐者,眼目局于一方;担板而行者,只见前方,不能见背后。于丛林中,引申为因无知而堕于偏见。从容...谓命终之后,带着宿业,往生他道。业,即吾人之身、语、意等一切之身心活动,具有力量可影响未来。往生,即死此生彼...(术语)指本愿标的之众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于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书名)四卷,宋妙喜竹庵共集,东吴净善重集。凡三百篇,教训学人。注释如下:禅林宝训音义一卷,明大建较。禅林宝...(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人名)Apagupta,人名。译曰不正护。见阿育王经八。...【尼罗蔽茶】 西域记云:唐言青藏,记言书事,各有司存。史诰总称,谓尼罗蔽茶。善恶见举,灾祥备着。前汉书明...(名数)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同于空不空之二真如。...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电话,太太告诉我们她的身体很好,就是有一只眼睛有一点点看不...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有些人来禅堂里,叫我们道念佛是谁。他就用心了,念佛是谁恐...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这样一个地方,当然不能浪费资源呀...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
法师思照《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行人宗利《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择卿《佛祖统纪》 |
为梵语 ?arīra(舍利)之意译。即依戒定慧而薰修,圆寂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永获人天供养。(参阅“舍利”3495)...
五净居
通达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面墙担板
带业往生
本愿正机
禅林宝训
弟子十德
阿波笈多
尼罗蔽茶
二如来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心灵在放生中得到升华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