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相)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三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为本三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三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于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以后,出于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也。仍于行法最初先结此印安住于理智不二之体性已,由此印开种种印契次第行之,为一座之行法。今相传云:净三业之印习为宝部之印,瑜祇经下有宝光净三业。以此印习为如意宝珠形,由此宝珠出生种种法财,为一座之行法。凡南方宝部,为修行之方,故于行法最初作此印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麤】 p1472 瑜伽五十六卷五页云:问:何义、几种、是粗?答:不光洁、积聚、相增长义。一切一分是 粗。 二解 显扬...【无寻唯伺法】 p107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唯伺法云何?谓寻不相应、伺相应法。...(譬喻)大品经所说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化现殊胜之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使得顺忍之悟。此女...(术语)Śūraṁ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书名)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梵语 upapāduka,巴利语 upapātika。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五趣之中,地狱、天及一切中有...(一)指 (hūj,吽)字。吽字系光菩萨之种子;乃净除因业之义,故称因字。吽字亦为阿如来之种子,表示无垢清净菩...(术语)以名一切之善行。又以名善行所得之福利。无量寿经下曰:福德自然。...资持记·释钞序:“古师所明,但不作恶,即是持戒。今师不尔,必约动虑,体达教相,起行防遏,方成二持。安有卧地而...【到源底】 p0826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又由趣正法,及近正法故,名到源底。...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有四个人在一起谈个人的理想。其中有个人说,我最...「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后,只是地、水、火、风等基本元素的组...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他的妈妈一共生下过19个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个。他排行倒数第二,有幸成为成活的9兄妹之一。不过,他一生下来就有...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散发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谈谛理。人们都认为他很差劲,没有什么智慧而忽视他。 有一天...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大家在平时有得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得意的时候要心安...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诸善聚会,成就内心的清净。对极乐世界的欣求,有两个修观的...
本三昧耶印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山 | 下篇:本不生际 |
阿耨达,梵名 Anavatapta,巴利名 Anotatta。相传为阎浮提四大河之发源地。又作阿耨大泉、阿那达池、阿那婆答多池、...
麤
无寻唯伺法
如响
大庄严法门经
首楞严
掌珍论
化生
因字
福德
持戒
到源底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利用自己的缺陷,给缺陷插上腾飞的翅膀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